身体质量指数(BMI)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2-12-16 11:18: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体重秤可以分为电子体重秤和机械体重秤 ,还可以分为带身高尺的体重秤和不带身高尺的体重秤。体重称是衡器使用功能中的一个分类,物美价廉,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监视自己的体重变化,新产品还可以检测自己的脂肪含量,而且还有一些人性化的附属功能。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1],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而身高和体重比例又是衡量身体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用一台体重计定期测量自己的体重是否合格成为关注自我的一个标志。传统的体重秤是仪表形式的,不仅测量的误差比较大,而且读数很不方便,体积上会占用更多的空间。而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向着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因此电子秤取代机械秤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规律。低成本、高智能化的电子体重秤体现出来了其广泛的市场前景[2]

研究目的:实现随时能检测到并自动计算出自己身体质量指数(BMI)这一目的,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关注自己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查看自己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以及能够根据指数来调节自己的日常饮食。使得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让自己能够更加享受当下的美好生活

研究意义:人体质量指数(BMI)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通才凯特勒最先提出,这项指数是国际上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常用指标,BMI正常值在20至25之间,低于15即为过廋,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属肥胖。通过通才凯特勒的BMI计算公式:BMI= 体重/身高2可以得出,BMI值是由体重和身高这两个变量共同决定的,而通常来说人类的身高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基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此时体重便成为了人体质量指数(BMI)公式中的重要指数,成为了唯一变量。但是体重与身高不同,它并不会像身高一样到了一定程度后不再变化,而是不断变化的一个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到一杯水,大到一顿饭,都会影响人的体重。而合理的控制自己的饮食,便成为了身体是否健康、BMI指数是否正常的重要参数。此时一台集合身高测量与体重检测于一体的设备便成为了身体健康指数的重要帮手。该机器使用便捷、造价便宜、测量准确,能够随时随地的使用,不限制使用场景。通过使用该机器,当了解到自己的目前的身体指数(BMI)不是在正常范围,亦或是偏重、偏廋时,便可以通过及时调节自己当前的饮食,从而调节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让自己远离疾病,使自己一直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身高体重质量数值现状,设计整个系统结构;

2.对设计的整个系统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从中整理并总结出实现方法,为课题的研究做充分的准备;

2.通过学习,掌握相关外围电路的设计以及单片机和软件的开发[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FShy, HYN, Mrkry, et al. The associationbetween weight perception and BMI: report and measurement data from the growingup in Ireland Cohort Study of 9-year ol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2017,41:46–53.

[2]Gandhi P K , Revicki D A , Huang I C .Adolescent body weight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rated by adolescentsand parents: the issue of measurement bias[J]. Bmc Public Health, 2015,15(1):1192:1198.

[3]Berkai C , Hariharan M , Yaacob S , et al.Estimation of BMI status via speech signals using short-term cepstralfeatures[C]// 201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System, Computingand Engineering (ICCSCE). IEEE, 20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01.01—03.01 课题调研,了解相关技术和要求;

(2)03.02—03.15 查阅资料,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

(3)03.16—04.15 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