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碳排放权交易(Emission Trade Scheme,ETS)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渐开展,碳排放已成为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情况。如何反映和披露这些财务影响成为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美国最高法院于2007年规定温室气体是空气污染物,随后200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发布了最终版的《温室气体强制报告规则》,要求约10000个大型排放设施自2010年1月1日起报告温室气体排放。表明联邦政府逐渐意识到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认为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SEC也发布了《关于气候变化信息披露 的委员会指南》,指出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的#8220;风险因素#8221;中披露其气候变化的重大风险,例如总量交易机制的财务影响,包括出售碳排放配额的利润和费用、改进设备以满足排放限制的成本以及因商品和服务价格改变导致的市场需求变化,并建议披露气候变化造成的重大物理影响,例如对海平面、耕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SEC的年报10-K表也规定了许多公司披露气候变化影响的义务。此外,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高度重视碳信息的强制披露,要求保险公司披露气候变化相关的财务风险和减排行动。区域性减排计划,例如区域性强制减排组织#8220;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8221;(RGGI)也要求控排实体强制报告排放。
我国的碳信息披露框架由核算、管理和审计三部分构成,其中核算部分包括收集、分析减排数据以及编制减排报告;管理部分包括确定减排目标、制定和实施减排计划以及编制减排成效报告;审计部分包括减排数据的审核、减排信用的鉴证和碳配额交付的审计。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其中碳排放数据的核算是碳减排管理的基础。碳减排数据的审计和鉴证为碳减排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碳管 理水平的提高又减少了碳审计和鉴证的风险。目前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处于有市场无交易或有交易无市场的初始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碳信息披露需求和供给机制。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1) 阐述中美两国在碳信息披露发展历程中的不同之处及其影响因素。
2) 阐述中美两国政府在企业碳信息披露框架中起到的作用及形成不同影响的原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有关美国碳信息披露的研究
关于碳信息披露,美国联邦层面立法起步较早,1990年颁布的《酸雨项目》 ( Acid Rain Program) 明确规定了企业需要对排放的 CO2 浓度进行监测并上报。 此后,以1994年能源部推动的#8220;温室气体自愿报告计划#8221;为先导,逐渐强化强制性碳排放信 息披露义务和报告登记义务,并以2008年美国环保署实施的强制性温室气体报告登记制度为基础,建立美国联邦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盘查管理制度与体制。2009年10月30日,美国环保局发布《强制性的温室气体报告》,瑐瑤要求自2010年起,化石燃料和工业气体供应商、汽车和发动机制造商、 GHG 年排放量超过 25000t 的设施向EPA提交GHG年排放报告,这也是美国首次对国内 GHG排放设施进行数据收集。该报告制度包含了31个工业部门和种类,覆盖了美国约85%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其翔实的数据为美国的政策选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风险是目前保险业面临的第一大风险,因此SEC于2010年2 2日发布 《关于气候变化披露的解释性指南》首次要求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披露可能给公司商业运营带来潜在风险的气候变化因素,以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与此同时,美国强制要求某些特殊行业进行碳信息披露,如美国环保局责令美国炭黑行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李挚萍,2013)。
3.2有关中国碳信息披露的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年11月,定下论题和研究方向并搜集整理文献资料;
2022年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审定;
5. 参考文献
[1]崔金星.碳监测的概念演变及其法律价值.企业经济, 2012 ,(8 ):15-18.
[2]汪方军,朱莉欣,黄侃 .低碳经济下国家碳排放信息披露系统研究.科学研究, 2011,(4):515-520.
[3] 张彩平,肖序. 国际碳信息披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财务与金融,2010,(3):77-8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