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中国经济体制逐步转轨的过程中,混改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混改这一概念于1997年就已经从政府文件中提出。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将混合所有制经济列为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要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时还鼓励国有资本要充分发挥各资本平台的作用,利用投资入股、重组等手段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最终实现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长足发展。而根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显示,2018年末,全国私营企业1561.4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001万个,增长178.6%,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由68.3%提高到84.1%。这证明了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是我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因此,研究混改对于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可以探索其治理结构中各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治理结构的优化提供可行的改革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框架,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与战略调整提供参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且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意义重大。同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比一般类型企业更为特殊,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介于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分析能力,主要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1.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和发展进行历史回顾。
2.结合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有关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等内容的研究进行简要论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混合所有制经济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引起西方经济学家的注意,然而由于多数混合所有制企业都只在特定领域或过渡时期存在,缺乏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国际上关于混合所有制的深入研宄相对较少。由于我国混合所有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国外的研究与其关联性较低,但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相比之下,自2013年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启动,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再次提到混合所有制,还将其地位提高到经济体制的高度了,与之相关的研究随之活跃起来,且研究角度从理论性的混合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等转向了关注实践过程中的微观层面的一些问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0日,确定论文选题;
2022年12月25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022年3月19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前线,2013,34(12):9-22.
[2] 饶恒.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改革向何处去?[J].国资报告,2018(02).
[3] 黄速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J].经济管理,2014(7):1-1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