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开题报告

 2022-08-06 08:57: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世纪的中国市场历经改革发展与世纪之初的经济危机之后,市场化程度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加剧。企业主或者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关注的从员工个人工作绩效,拓展为关注员工的整体需求。根据鲍曼和摩托维德罗提出的周边绩效的概念,个体绩效被分为周边绩效和任务绩效两个维度。其中,任务绩效是指员工以直接工作供给生产力,对企业的核心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其所反应的是员工个人在职能角色内完成任务的程度;周边绩效是有关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的行为,关联职务范畴外自愿实施的、有利于企业和他人的行动,主要分为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两个核心要素。由此可见,员工工作绩效的高低,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根据以往的研究,员工心理资本是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而自我效能感是积极心理资本的核心内容。拥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员工能在工作当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的放弃,并且精力充沛能够一直维持比较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所以在工作中也能带来更好的绩效。而在影响绩效的四个因素中,只有激励效应是最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的因素,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组织和员工会尽力争取内部资源的支持,同时组织和员工技能水平将会逐渐得到提高。因此,在影响员工绩效的诸多因素中,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投入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有很多学者探讨了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之间作用,如员工建言行为、组织承诺、目标定向等,但工作投入在两者之间的作用研究还存在不足,本文希望通过对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工作投入在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丰富员工工作绩效前因变量的研究成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阐明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也能更好地诠释员工工作行为的动机以及结果,为提高员工绩效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说明研究的问题和目的,并通过各类文献来了解并总结国内外对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的研究理论与研究现状。

其次,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在相关文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主假设: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员工工作绩效,工作投入在两者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工作绩效

  1. 工作绩效的概念

20 世纪 70 年代左右,国外的学者们就开始了对于工作绩效的研究,Spangenberg(1994)曾将绩效分为组织、过程/职能、团队/个人三个层次,本文研究的是个人层次的工作绩效。由于学者们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工作绩效的概念并未形成一致看法,但大致可以分为行为论、结果论和综合论三类观点。持行为论的研究者认为,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会影响到整体工作成果,因此,员工的工作行为才是绩效的真实反映,Campbell(1990)提出工作绩效是指个体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其本质是工作行为;Motowidlo.S.J(2003)提出工作绩效是对组织有价值的行为表现之和。持结果论的学者认为,工作绩效是完成任务所得到的结果,Jerry 等(2005)曾提出,绩效是一种成就、成果或功绩,所获得的成果是可量化的;我国学者彭剑锋(2003)也认为绩效是从事某项活动而获得的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依据本人实际情况和学校相关规定,综合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制定的相关初步的研究计划如下:

2021年1月1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021年1月25日前,问卷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赵熠婷.平台型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以角色认同为中介变量[J].产业创新研究,2020(17):78-81.

[2]时方方.工作伙伴支持与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以情感承诺为中介变量[J].统计与管理,2020,35(09):76-79.

[3]张玉环,逄冬,陈冬,邰春玲,隋树杰.内部动机在护士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绩效间的中介效应[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09):609-6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