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型领导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关系能量的中介作用开题报告

 2022-08-06 08:57: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适应性绩效是指广义上的适应性行为,即当工作要求和条件发生变化时,个体在一个任务上的学习能够有效地迁移到另一个任务上的行为。如今,变革和动态性成为现代组织和工作场所的本质特征,企业在发展中难免遇到组织结构、战略的调整优化,员工的工作要求及工作环境等时长面临变化。适应性绩效具有动态发展性,使个体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能够有效应对非预期工作要求与环境变化,并且使个体和团队持续高效运作,使组织保持长期竞争优势。

领导者掌握着丰富的资源、给予员工丰富的指导,因此,领导是关键。精神型领导能够通过满足追随者对基于使命和成员身份的精神性存在的基本需求,来内在地激励员工,从而导致更高水平的组织承诺和生产力。从理论上看,精神型领导的特征与员工适应性绩效的提升密切相关。并且,精神型领导被视为是一种关系型领导风格,这种领导风格会对领导与下属的关系能量产生影响。而关系能量这一外部因素对适应性绩效也有一定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以精神型领导为切入点,研究其通过关系能量对于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影响机制,给出建设性建议,并为企业在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上提供思路和参考,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更具适应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即将具体论述精神型领导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影响,而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精神型领导如何通过关系能量的作用机制影响员工适应性绩效。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精神型领导是否会对员工适应性绩效产生影响

2.精神型领导是否会对关系能量产生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精神型领导

精神型领导是 Fry(2003)在归纳和分析前人关于领导和工作场所精神性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领导理论。Fry(2003)将精神型领导界定为内在激励自己和他人以满足他们基于使命和成员身份的精神存在感的一种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总和,并指出精神型领导包含愿景(Vision)、希望/信念(Hope/Faith)和利他之爱(Altruistic Love)3 个维度。

异于已有的领导理论,精神型领导关注的重点是追随者的精神性需要,它假设领导方式与追随者的个人意义、完整性、卓越感等精神性需要密切相联,甚为重视追随者的价值感受对发挥领导有效性的影响,主张领导通过构建伟大的组织愿景、对愿景充满信念并对员工施以利他之爱来满足员工追求卓越、自我实现、被他人重视与欣赏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与能动性,从而实现有益于个体、群体( 或团队) 和组织乃至社会的积极结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8日——2022年12月10日确定论文总体研究方案。

2022年12月11日——2022年12月30日选择研究工具并确定研究样本的选择范围(或确定案例企业)。

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1日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和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杨付,刘军,张丽华.精神型领导、战略共识与员工职业发展: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J].管理世界,2014(10):100-113 171 187-188.

[2]杨振芳,陈庆文,朱瑜,曾柏森.精神型领导是员工主动性行为的驱动因素吗?——一个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J].管理评论,2016,28(11):191-202.

[3]李锐,叶莲花,凌文辁.适应性绩效理论及其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6(11):27-2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