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发展自有品牌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20 09:15: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有品牌商品是指零售商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的需求信息,提出新产品的功能、价格、造型等方面的开发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生产企业或自行生产,最终用自己的商标注册该产品,并利用自己的销售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的商品。

随着中国零售行业对外资的不断开放, 零售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 大量外资自有品牌抢滩中国零售市场,而自有品牌成为零售企业竞争力得以体现的载体, 也是零售企业竞争力大小的标志之一。因此, 研究和探索自有品牌及其竞争力形成与发展过程, 分析和剖析零售企业品牌竞争力培育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探索零售企业提升其品牌竞争力的路径, 就成为了当前我国广大零售企业参与竞争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 ,简称PB ) 通常也被称为自拥品牌( OwnLabels) 或者卖场品牌( StoreBrands)关于自有品牌的定义很多,比如自有品牌制造商协会( PLMA) 将其定义为: 自有品牌商品包括所有以零售商的名义销售的商品,这一品牌可以是零售商自己的名称,也可以是零售商重新创造的名称。或者考虑到许多自有品牌不仅在零售商独有渠道内销售,也可定义为:由零售商拥有的,并且仅在自有渠道或受其控制的渠道内销售的所有品牌。

以上这些自有品牌的定义达成了两点共识::首先,从品牌的归属权来看,自有品牌归零售商所有,零售商对自有品牌拥有排他性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不同的零售商销售的自有品牌是有差别的,打破了以往多家零售商销售同一种或类似制造商品牌的格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自有品牌的学术研究从1916年开始引起重视,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达到了高潮,而国内对此研究在1995年才开始且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Rousell White(2010)认为,零售商自有品牌是指以零售企业自己的品牌名称命名的产品,且该品牌只在该零售企业的门店销售。该定义目前使用最广泛。

夏春玉(2004)把自有品牌定义为#8220;由中间商或消费者合作社拥有商品开发主导权和品牌所有权,并进行独自的产品创意、设计并生产或委托生产的商品。 一般来说,主要以零售商为主。#822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2022.12.31,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

2022.1.1-2022.4.10,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同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2022.4.11-2022.4.20,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江林,郝婕.我国连锁超市自有品牌阶段性发展策略[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5-6.

[2]江明华,郭磊.商店形象与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3(4):7-7.

[3]王新新,杨德.自有品牌与零售商竞争力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3-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