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29 11:23:1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枢,因而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相比于一般的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更为复杂,同时商业银行由于其特殊性-高杠杆、资产非透明性、管制性等,被赋予了保护顾客财富的公共责任,其在整个经济的资金流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不仅关系着银行本身的经营业绩,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化发展和适度化运行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市场化金融进一步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商业银行也开始向着现代企业转型与发展,以应对日益激烈的金融行业竞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二、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写作提纲: (一)研究内容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每一家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应该是能够适应公司所处的外部人文环境和自身特点,促使其实现科学决策、执行有效、监督有力,利益相关者都能获得最大利益。

任何一种公司治理都是由公司内外能够对公司施加影响的权利主体构成的,公司治理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需要跟随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需要和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公司自身的发展#8220;相时而动#8221;。

本文以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为研究对象,探求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应对的对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 国外研究现状 Andesron(1998)认为延误 90 年代日本银行业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由于存在一股独大问题,导致在危机中无法对管理层提供重组激励。

Barth,Caprio,Levine(2003)的研究表明,出于保持整体经济稳定的考虑,很多政府都限制银行业的竞争,例如立法禁止银行承销证券、经营房地产和保险、参股非金融企业,监管机构对银行信贷发布指导方针,规定银行持有国债的最高比例,流动性要求,固定利率和手续费,通过这些措施限制了银行业的竞争,同时也阻碍了来自市场竞争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作用。

(二) 国内研究现状曹幸仁、赵新杰(2004)认为,明确的权责划分、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加强信息披露以提高透明度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四、 论文(设计)的研究计划或撰写方案:(一) 撰写方案1、提出问题,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搜集文献,充分了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意义;3、通过分析我国特定几家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寻找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的优点与不足;4、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商业银行有效性的内外部公司治理;5、提出对策建议。

(二)研究计划 2022.11.20-2022.11.30收集材料,完成开题报告。

2022.12.01-2022.03.18调查研究,完成论文初稿与中期检查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五、 参考文献:[1]James R. Barth,Gerard Caprio,Ross Levine. 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what works best?[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3,13(2)[2]严文兵.产权、竞争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J]. 国际金融研究,2002,(03):47-51. [3]王飞,徐炜.基于监事会视角的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效率剖析[J]. 上海金融,2012,(12):31-33[4]王鹏.投资者保护、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8,(02):68-82.[5]曹幸仁,赵新杰.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问题研究[J]. 金融论坛,2004,(01):3-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