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价格跳跃特征分析开题报告

 2022-07-31 14:48: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股价行为建模作为金融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是资产定价、投资组合、风险管理以及产品设计等的前提。

但是Black and 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无法解释波动率与实际不符之处。

为了弥补该模型的缺陷,研究者们引入了跳跃这一不同于布朗运动的随机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主题为中国股市的跳跃行为,本次,研究以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为基础,时间跨度为2015到2018年,除了对沪深300指数基本统计特征的概述外,研究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跳跃行为特征,即如何判断识别股价的跳跃;二是分析股价跳跃对于投资收益的影响,即股价跳跃与收益率之间的作用关系。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 Merton( 1976) 研究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跳跃以来,跳跃就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高频交易数据的方便获得,金融资产价格 的跳跃性研究已经成为金融经济学领域中的非常重 要的前沿问题。一般认为,资产价格及其收益率的波动性具有“时间连续性”,但大量的典型事实表明 股价遵循几何布朗运动的假设可能并不准确。跳跃 即资产价格的非连续变化,是金融资产价格变动的基本特征( Merton,1976) 。

中国股市跳跃成分的研究较少。潘棋(2006)以跳跃破产模型为基础对上证综指进行了拟合,得到的结论是该模型与传统扩散模型相比能更好地描述收益率偏斜和尖峰厚尾特征。童汉飞和刘宏伟(2006)利用GARCH一跳跃模型对沪深两市A股B股的跳跃性特征进行了建模与分析,发现该模型能够有效地估计出我国沪深两市收益率和波动率的跳跃性变化,比正态分布的GARCH模型更合理地反应了市场收益率和波动率的过程。王春峰等(2008)用到了基于BNS的方法对上证综指已实现波动率中离散跳跃部分和连续扩散部分进行了研究,他们采用的是年月日至年月旧分钟间隔高频数据,其结果表明上证综指日间波动发生显著跳跃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并且离散跳跃方差序列具有明显的自相关性和集聚现象。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撰写方案:

首先,交代研究的主题,也就是研究的意义;

然后交代股价跳跃目前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特别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缺乏深入研究的现状,从而引出研究股价跳跃行为的必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潘祺,跳扩散模型下上证指数估值研究[J],金融经济,2006,(12):130-131

[2].童汉飞和刘宏伟,中国股市收益率与波动率跳跃性特征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6,(5):61-72

[3].王春峰、姚宁、房振明和李哗,中国股市己实现波动率的跳跃行为研究[J],系统工程,2008,(2):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