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29 14:21: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商业银行蓬勃发展,丰富了金融市场,促进了银行业内部的竞争,同时也对银行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依然是刚兴起的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管理问题中的薄弱环节。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分析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可以使农村商业银行走向稳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选题研究的内容: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风险类型,预防机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以及有效的防范机制写作提纲:2017年11月9日--11月10日 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2017年11月10日--11月30日 撰写开题报告2017年11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 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2018年1月1日--3月18日 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2018年3月19日--4月30日 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2018年5月1日--5月25日完成答辩工作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林毅夫(2000)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在一些农村地区观察到的信贷短缺可能是由于区域的不平衡,缺乏资金的横向流动、对机构农业信贷的总体限制以及非正式信贷市场发育不足造成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性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韩俊(2003)通过对农村金融体制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在于,一是彻底解决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所有权不清晰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二是通过加强对金融中介的监管、放松利率管制等措施创造一个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有利环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技术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搜集相关资料并研读各类文献,详细记录,同时整理必需的数据利用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深入研究,写成初稿;反复修改,最终定稿。

研究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法;计量经济学模型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

5. 参考文献

[1] 叶艳浅谈改制后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控制[J].财政金融. 2011(05)[2] 陈春鸿.体制机制创新改善金融服务的内在驱动力[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02). [3] 徐鹏.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4]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研究_张效英[D]山东:山东大学,20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