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业越来越在一国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能平稳发展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金融行业甚至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稳定。
无论是哪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风险,商业银行也不例外,而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首先面对的且无法完全避免的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有了快速发展,在世界排名中也跻身前列,但相应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和防范机制并未有同步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十分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理论基础。首先解释信用风险的定义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定义,然后介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信用管理的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水平概述
十九世纪末,我国学者开始关注KMV模型,此后的研究大概分为三个方向: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KMV模型的理论和框架介绍,以及KMV模型和其他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比较;后期的研究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修正的KMV模型,另一类是修正的KMV模型。
1.KMV模型理论框架研究以及和其他模型的比较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论文的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方向并完成选题工作;
5. 参考文献
[1]李红丽.Logistic 模型和KMV模型在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的比较研究[J].理论与实践,2010(11).
[2]陈俊玲.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研究——基于KMV模型与Logit模型的融合[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3]邹谨如.基于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