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3 年以来,我国进入到了“新常态”的经济发展阶段。
在经济增速放缓、对外贸易下滑、消费动能不足的大环境下,固有的投资-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局限性开始显现。
“十三五”规划指出,从 2016 年到 2020 年的这段时间,将是目前经济增长模式实现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发挥金融体系在高效配置资源和维持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是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从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入手,提出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传导机制,在市场预期视角和传染视角下,分别对活期储蓄稳定性、贷款长期化、表外理财业务规模及存款替代性、银行风险偏好,以及同业敞口这六个中介效应进行理论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戴振华等(2015)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估计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承受水平的排序,以主成分分析法证论了浦发银行的流动风险承受能力较高,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承受水平较低问题。且得出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例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承担水平的结论。
张悦(2016)指出商业银行流动性在很多方面都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转型、改变盈利模式、注重长期资产与负债的匹配,防范流动性风险。
晏家慧(2018)认为对于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利率市场化对其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有所不同,中介效应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会持续产生三至四年的中长期动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第一年左右将达到最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20日搜集和阅读文献,确定论文研究框架
2022年12月21日--2022年1月10日初步完成论文的理论分析工作
2022年1月11日--2022年2月1日确定样本并搜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5. 参考文献
[1]张国兴,张熬乾,徐澈.利率市场化、银行多元化经营与流动性风险——基于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04):15-26.
[2]郑鑫静.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影响[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9(03):9-15 54.
[3]舒杰.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