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作为金融机构短期融资的重要方式和中央银行制定以及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对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基于此,本文将谈一谈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有关问题,从同业拆借市场的相关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出发,阐述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发展的历程,最后重点针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对整个国家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分六大部分:一、绪论:、同业拆借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功能作用 1、同业拆借的概念 1、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历程 2、发展同业拆借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二、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实例分析)四、发达国家或地区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1、发达国家或地区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及其特点 2、对我国发展同业拆借市场的启示五、发展与完替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建议六、结论。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经纪人制度 2、同业拆借利率不稳定 3、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 4、市场交易主体缺乏多元化三、提出解决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
写作提纲一、绪论二、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实例分析)四、发达国家或地区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五、发展与完替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建议六、结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了对更好的我国同业拆借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现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分类总结,研究综述如下所述。
(1)国内研究现状贾晓辉(2013)认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己经取得诸多重要的成就。
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市场交易主体不充分、交易机制不健全、基准利率功能未能完全实现、监管急需改进,其中最大的差距是同业拆借利率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0前 完成选题工作 2022.11.30前 完成开题工作 2022.3.18前 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2022.4.30前 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2022.5.25前 完成答辩环节工作,成绩发布 2022.6.20前 完成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工作 2022.6.10-2022.6.30 各系完成论文工作总结、遴选参评省优论文、督导组毕业论文校内抽检工作。
5. 参考文献
[1] 黄鑫冬.《两难的同业监管》,《银行家》, 2014 年第 1 期. [2] 屈伸.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现状分析{J}.经济师.2012. [3] 刘阳.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银行间巧借市场风险传染与分担研究.2016. [4]梅强,许红珍.再担保体系内银保风险共担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 36(2):78-82. [5]陈颖,段希文,孙晨正.银行新型同业业务的潜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4,3(4): 57-71. [6]李守伟,何建敏,孙猜超等.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4,39(1):92-96. [7]王明亮,何建敏,李守伟等.基于拆借偏好的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3,21(S1):237-243. [8]万阳松.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机制与免疫策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177;学位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 [9]邓晶,李红即.基于羊群效应的银行挤兑和风险传染模型.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2,9(2), 23-30. [10]鲍静海,徐明,李秉华.科技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研究.经济问题,2014,36(10):25-30. [11]Smith, Roy C., and Ingo Walter. Governing the modern corporation: capital markets, corporate contro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2]Brunnermeier MK.Deciphering the liquidity and credit crunch 2007-2008.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9,23(1):77-100. [13]Dan LV. Boundary objects,zones of indeterminacy,and the formation of Irish andJewish transnation socio-financial networks. Organization Studies,2013. [14]Paddrik M E,Park H,Wang J J.Bank networks and systemic risk:Micro-evid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national banking acts of 1863-1864.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5.42(10):1-35. [15]Glasserman P, Young H P. How likely is contagion in financial networks?Journalof Bankingamp;Finance, 2015, 50(2): 383-39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