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放松传统的资本监管选择更加多元化、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来防范短期国际流动资本带来的冲击和风险,影响着银行的稳健运营。大量实证和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致力于价格稳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避免银行危机的发生,但任何增强金融稳定的银行监管又可能会导致道德风险的增加,相应的银行监管不力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货币政策与银行资本监管对于银行稳健经营乃至金融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强化,货币政策实际效果与传统分析之间的差异更大,研究清楚银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应的影响,对于协调货币政策和银行资本监管、预测货币政策效果的实现、我国是否需要进行逆周期的资本监管都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资本监管指监管当局规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监管当局一般是规定银行必须持有的最低资本量,所以监管资本又称最低资本。
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广义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货币政策又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论文将研究资本充足率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关系,认识到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周期性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银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表现在银行贷款渠道理论和银行资本渠道理论,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表现在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和银行资本的顺周期性效应。如果银行实际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要求,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不受影响,在此基础上,若存款准备金小于临界值,银行资本监管不影响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其他情况则相反。在长期,以准备金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和银行资本监管并不冲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不同资本水平下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同,资本充足率高的大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敏感程度不高,资本水平低于监管要求的银行数量越多、规模越大的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越不显著;资本受约束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更敏感,其将会阻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YenerAltunbas,2004)。Heuvel(2007)也检验了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的银行传导渠道产生的影响,发现银行资本充足性对货币政策向银行传导的过程具有显著影响,低资本储备的银行受到利率影响的滞后期较长。
银行资本监管对于货币的非对称性也有很大的影响。Bliss和Kaufman(2003)以逻辑演绎的方式探讨了商业银行在无法调整资本金水平的情形下,银行业监管当局调整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会造成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影响。
在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下,货币政策的传导会受到影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都会受到最低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管理与监管当局的资本监管存在冲突,银行应追加资本并加强资本监管来解决冲突,制定较优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实现准备金管理和资本监管的协调发展。(刘斌,2005)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银行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理论的相关概述
5. 参考文献
[1] 戴金平,金永军,刘斌. 资本监管、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J].经济学(季刊).2008(02)
[2] 刘斌. 资本充足率对信贷、经济及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J] .金融研究. 2005(08)
[3] 黄宪,王露璐,马理,代军勋.货币政策操作需要考虑银行监管吗[J]. 金融研究. 2012(0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