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银行信用风险问题也在不断凸显。
信用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仍然主要集中于信贷,而信贷业务是最容易产生信用风险的,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筹资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银行承担了很大的信用风险,当发生大规模的信用风险时,将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管理和降低信用风险对于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银行的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也就是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根据所找的文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银行的信用风险问题主要集中在制度监管和人员管理疏忽上,我国要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如何让银行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如何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以上问题论文将从下面几个大问题来分析,研究我国银行的信用风险,并研究防范银行信用的对策:1.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我国银行业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4.关于我国银行对内部评级法的借鉴思考和接轨的可行性分析写作提纲: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研究该问题的现实意义,并对银行的信用风险内容进行概括,引出下文对其具体分析。
第二部分:概括分析国际银行普遍存在的信用风险,从社会环境,信用风险自身,银行制度监管,银行管理人员行为重点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银行的信用风险,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研究调查。
1.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总的来说是由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的:一是由于国内现行管理模式不尽完善,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但是这些法则还未被完全认真执行,没有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二是信用风险体系管理不完善,目前国内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仅限于对风险类型、风险来源及风险控制的零散研究,而对理论体系与模型没有进行深人、系统的研究;三是信贷管理人员责任管理制度不成熟,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贷款的评级管理上,忽略了信贷人员的责任(吴武兰(2008),刘雪梅(2016)冯嗣全(1998)) 2.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问题,最大的违约风险产生的财产很容易受价格变化,但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和摊销的相对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研究认为可以在防范银行信用风险的时候可以使用保险指数;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与管理流程;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构建商业银行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员工。
(M.D. Youngblood,(1992),Miranda, Gonzalez-Vega(2011),罗智慧、邱健烜(2016),罗智慧,邱健烜(2016)宋万君(2003),冯嗣全(1998)) 3.内部评级法作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大多数银行都 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银行信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对参考文献的整合对银行信用风险进行整体把握,详尽分析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3.根据上面的分析进一步研究防范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从整体金融环境到银行企业内部进行详尽剖析,根据巴塞尔协议中的核心内容内部评级法对我国的启发研究其借鉴意义以及探究我国是否可以并且什么时候接轨内部评级法。
5. 参考文献
[1]Michelle Ayog-Nying Apanga , Kingsley Opoku Appiah, Joseph Arthur,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Ghanaian listed banks. Managerial Law,2008 [2]Ali Fatemi, Iraj Fooladi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 survey of practices. Managerial Finance,1975 [3]刘雪梅.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新趋势及我国的借鉴[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第12卷(2) [4]吴武兰.金融开放下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J].学术论丛,2008(48) [5]罗智慧,邱健烜. 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信用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J].农银学刊,2016(6) [6]叶耀明,李奕滨. 接轨国际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4(3) [7]王涛.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研究[D].吉林大学,2005. [8]阎小青.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4年(7) [9] 冯嗣全. 银行信用风险:现状、成因与对策[J].财经论丛,1998(1) [10] 徐长荣.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5(3) [11] 宋万君.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防范几点方法措施[J].商业经济,2003(1) [12] 张燃侯,光明. 内部评级法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3] 肖新梅. 如何防范银行信用风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3) [14] 林月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存在一些问题的探讨[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15] 田美玉,陈小红.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