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220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新兴互联网技术正逐渐改变传统金融业务模式。
2014年,互联网金融这一专业术语首次出现在政府报告中,代表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事物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以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强势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主导的资金供给模式。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问题: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使得金融更具多元化和便捷化,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了根本影响,极大的冲击了传统银行业霸主地位。
另一方面,传统银行业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调高存款利率以吸收更多资金,在银行业之间形成竞争,逐步实现利率由市场决定即利率市场化。
本文就互联网金融显现出的优势和发展中暴露的弊端结合利率市场化在 中国的发展进程和现状,分析利率市场化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国内研究现状: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和众筹等等网络平台都有长足的进步。
以互联网支付为例,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平台交易量、虚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量越来越大,涉及用户越来越多,业务比重不断增大。
我国的利率市场也不断在发展,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利率的市场化,在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后,商行可根据存贷款风险自主实行差别化定价。
4.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研究计划进度:1、2017年11月10日--2017年11月30日 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并确定写作提纲,完成开题工作。 2、2017年12月1日-- 2018年3月18日 完成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3、2018年3月19日-2018年4月30日 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翻译工作,最后定稿打印。4、2018年5月1日-2018年5月25日(第八学期第十三周)前,完成答辩环节工作,公布成绩。5、2018年5月26日-2018年6月20日(第八学期第十七周)前,完成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工作。6、2018年6月21日- 6月30日(第八学期第十八周)前,各系完成论文工作总结,评选参评省优论文,督导组毕业论文校内抽检工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