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231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银行不良资产是指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已收不回的贷款,也可以看成是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主要指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贷款及其利息。
我国商业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商业银行经营状况恶化,资金循环停滞,盈利能力受到影响,资本金逐年减少。
近年来,国家在鼓励和推动商业银行以市场化手段化解不良资产方面做出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鼓励商业银行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有序开展债转股,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创新试点,建立债权人委员会制度等,极大促进了商业银行以市场化手段化解不良资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内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存在主要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有(一)宏观经济形势原因(二)经济周期(三)政府部门政策性干预(四)社会整体信用度低、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明。
(五)企业资本充足率过低。
内部因素有(一)贷款发放部门和贷款审批部门分离不彻底(二)银行放贷监管制度与相关法律不健全(三)银行信用体系不健全 拟解决问题的关键:1.银行内部审贷分离,。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国外研究现状:美国的危机处理机构――重组信托公司(RTC)为解决储蓄贷款系统的不良资产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推出N系列计划,首开NPAS先河,美国成为NPAS的最大发起国,占全球发行总额的一半以上,并对NPAS 交易结构、资产评估、资产管理、债券评级等方面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决定作用。
意大利为了解决不良贷款问题于1999年4月通过证券法,并允许对 NPAS产生的折扣损失分五年内进行摊销。
国内研究现状:杜 慧芬(2006)将我国的不良资产划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能够产生收益;一部分失去价值由于国企效益下滑;一部分取决于国企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国企重组效果。
4.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2017年11月10日(本学期第十周)前,完成选题工作2017年11月30日(本学期第十三周)前,完成开题工作2018年3月18日(第八学期第三周)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2018年4月30日(第八学期第九周)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2018年5月25日(第八学期第十三周)前,完成答辩环节工作,公布成绩2018年6月20日(第八学期第十七周)前,完成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工作2018年6月10日到6月30日(第八学期第十八周)前,各系完成论文工作总结,评选参评省优论文,督导组毕业论文校内抽检工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