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现状及评估模型选择开题报告

 2022-07-30 14:20: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市场的活力,还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中小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当中,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融资困难、担保困难,可以说是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最普遍的问题。在我国,这一现状十分严峻。目前,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融资担保途径十分有限,主要是依靠银行融资、贷款,但是传统的针对大型企业所制定的企业资信评估体系和模型有时候并不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因此,积极探索适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难问题的关键所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与写作提纲

首先,本文将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资信评估现状,研究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信用特点。

其次,选取国内外已有的企业信用评级模型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初步筛选出相对全面的适用于中小型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的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信用评级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100多年前,这一概念最先诞生于美国。1909年,美国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JohnMoody)在他的著作《铁路投资分析》中,首次尝试引用一些简单符号来表示不同铁路债券的信用等级和优劣程度,此后这一概念开始进入金融市场。此后,亚历山大沃尔(AlexanderWole)在《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运用指数方法进行线性加权分析,可以有效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

1977年,爱德华阿特曼(Edward Altman)对33家破产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研究,在逐步多元区别分析法选取的5项财务指标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著名的Z-Score模型,该模型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公司财务指标确定系数,能够很好地对企业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估。此后该模型广泛应用于各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十二月:通过阅读、整理大量文献,收集相关数据,总结出我国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背景,以及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的发展现状。

一月、二月:通过借鉴、分析国内外已有的信用评估体系和模型,定量分析,定性比较,选择出较为适合的评估模型。

三月、四月:通过调研考察,收集并整合实际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对所选择的评估模型进行检验,分析优劣之处,总结出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水平的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ALTMAN,E.I. FINAANCIAL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ournal of Finance[J].1968,23(4):589—609.

[2]侯昊鹏.国内外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的新关注 [J] .经济学家:2012,5:88.

[3]王汉荣.企业资信等级的模糊综合评判与商业信贷风险跟踪预警监测方法[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2,9,67-6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