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的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以华菱集团为例开题报告

 2022-07-30 14:23:4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是一种解决商业银行过高不良资产率和企业过高杠杆率的方法,在多国都有实施。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不仅承受着来自高税务负担、高资产负债率、过重的社会负担和生产效率低下的巨大压力,而且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而目前在中国,已很难依靠有限的新增投入来促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国有企业也已丧失了在有偿贷能力下向银行贷款的可能,有鉴于此,无论是实业界还是理论界己达成共识:当前,使国有企业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实行“债转股”,债转股作为化解金融风险和国有企业解困的措施,是一项重大的举措,对于国家宏观环境的改善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脱困,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一个重大机遇。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根据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布的《2017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9日,新一轮实施的市场化债转股一共有56个达成签约,总共涉及到45家企业,总体的签约规模为7095亿元,其中单个签约规模以100亿元左右为主。而就目前已经签约的债转股项目来看,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行业。其中武钢集团作为钢铁行业的三家央企之一,与建设银行的债转股项目也是首单央企支持国家去杠杆的落地项目。基于此,本文以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为案例具体分析此次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模式、实施效果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John D. Finnerty(1985)分析了债转股对股东权益的影响,他认为实施债转股后,企业的股票价格可能有两种可能的变化趋势,一是当债转股的消息放出时,为了避免股权被稀释的损失,原股东可能会抛售股票,造成股价大幅下跌,从而形成损失;二是当企业负债率过高时,债转股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杠杆使股东受益。所以,当研究一个公司的债转股计划对股东财富的影响时,应结合实际综合考虑不同方面的影响。

Elhanan Helpman(1989)研究了使债权人和债务人均可在债转股中获益的条件,包括债转股实施规模的大小,并得出一般情况下小规模的债转股会给债务双方带来利益,但也并非一直如此。

Hand (1989)假设企业有两种实施债转股的动机,一是为了修饰财物报表,来掩饰逐渐减少的每股收益;二是通过债转股来释放被限制住的资金,从而真正获得收益。通过实证检验,他认为这两种假设都是企业实施债转股的原因,但是相比之下修饰财务报表的动机更大一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债转股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接着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指导意见分析此次债转股政策实施的动因和目的,并通过与我国上世纪末首轮债转股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说明此次债转股的特点。并选取特定的已实施的债转股案例进行分析,指出此次市场化债转股带来的影响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为其他企业进行市场化债转股提供了借鉴。

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当前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企业资产负债率高、银行不良贷款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之后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债转股的文献基础上,对文献进行了相关的概括梳理。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是通过具体的对比分析了本轮债转股与1999年实施的首次债转股在动因以及其他方面的异同点,指出了此次债转股的特点,同时也介绍了是市场化债转股的几种运作模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债转股:走在信用经济与“赖帐经济”的十字路口[J].国际经济评论,1999,Z5:26-28.

[2]邓舒仁.债转股的实践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J].浙江金融,2016,(04):38-42 60.

[3]李卫,匡海波AMC不良资产债转股期权优化决策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8,05:119-125.

[4]李志军,仲欣,刘正军.“债转股”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3):74-79 143-14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