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中国特殊的融资环境,股权质押一直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2014年,股权质押迎来爆发式增长,虽然缓解了股东融资约束,但是股权质押也存在诸多风险,尤其当股价下跌幅度超过警戒线时,出质人需要追加担保,甚至被强制平仓,面临所有权转移的风险,同时股权质押也增强了股东市值管理的动机,那么,市值管理是否会加大控股股东信息选择性披露行为,降低信息披露质量吗?本文正是基于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从若干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入手,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影响。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有着特殊的融资环境,而这一点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上尤为明显,在国外,根本不用考虑这一点,但是在我国,在进行研究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为此,可以借助虚拟变量,从而研究企业是否为国有企业的影响。
写作提纲:1、引言:介绍本文研究目的以及本文的贡献;2、文献回顾:结合国内外文献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目前的研究水平加以概括;3、理论分析和制定模型:确定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从而得出模型;4、实证结果分析;5、结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在欧美发达国家中,由于市场机制较为健全,上市公司拥有的融资渠道也较多。所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且控股股东进行大比例股权质押的情况并不多见,相关研究也较少。关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是公司其他管理层的股权质押行为对上市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由于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较少,融资门槛较高等愿您,加上股权分置改革等事件的影响,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现象更为普遍。同时由于市场规范尚不健全、证券市场不成熟,也更容易发生在股权质押行为影响下,控股股东干预上市公司正常经营、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的情况,所以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相关研究较多。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数据和样本:本文的研究样本为近若干年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数据来自于锐思和万德数据库,并经过手工整理,对于部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信息缺失或不明的数据,通过查阅上市公司公告进行填补。
2、变量定义:将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其中,自变量为企业是否存在股权质押,采用虚拟变量的形式,并且当该企业存在多笔股权质押时,采用最后一笔的质押率。设定控制变量与企业类型、企业规模以及杠杆有关,对于企业类型,可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使用虚拟变量,而对于企业规模则采用对数化处理的方式。因变量分为两类,其一,数据信息是否来自四大,依旧采用虚拟变量,其二,对于企业信息的透明度使用分级方式,进而取对数进行研究。
5. 参考文献
[1]黎来芳,陈占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降低信息披露质量吗?[J].科学决策,:,2018.(08):
[2]谢德仁, 郑登津, 崔宸.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潜在的“地雷”吗?——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的研究[J]. 管理世界, 2016,5: 128-140.
[3]李旎, 郑国坚. 市值管理动机下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与利益侵占[J]. 会计研究,2015,5: 42-4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