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2022-07-31 14:51: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并购市场宣布并购案例数6998起,其中披露金额的有4965起,较上年减少603起,交易总金额约为5768.43亿美元,同比下滑1.86%;完成并购案例数量2948起,其中披露金额的有2265起,较上年减少339起,交易总金额约为3043.76亿美元,同比下滑6.61%。

或许此阶段前期并购成功率不高还可以归因于大背景下的市场经济疲软,但之后的下降增速,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出在并购本身上。

随着政策的开放,企业基于战略布局、产业整合、引进新技术新模式的并购需求依然存在,并购重组市场未来会加速回暖但是往往并购成功率、并购绩效却并没有与并购交易的数量和规模呈同比增长,通过对上市公司并购的数据,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并购绩效有一定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数量不断增加,参考现有案例,总体而言并购对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改善有着积极意义,通过资本的运作,可以有效推动企业业务的迅速扩张,但是仍有部分公司在实施并购后绩效下滑,无法进一步拓展新兴市场,本文旨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并购后绩效的影响。

1.理论分析

由现有研究基础上我们可以大致了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外学者对并购绩效进行了很多研究, 由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样本来源,不同的评价指标,不同的行业与并购方式,并购绩效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就公司治理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选取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再次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治理与并购绩效之间关系。

沈华珊(2002)研究接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提出并购方的股权性质和控股程度对并购效果产生主要影响,王培林,靳云汇和贾昌杰(2007)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量愈充足,管理者倾向通过并购等活动把自由现金浪费在低效的投资项目上,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代理成本问题;陶军(2008)发现,拥有较高自由现金流量、大型规模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容易引发代理问题,并购前企业高的负债水平、经理人高持股比例以及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助于减少并购中的代理问题。

关于本文的研究方向现有文献观点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进行此类研究的主流方法主要有两种:事件分析法(又被称为事件研究法)和会计分析法(又被称为财务指标研究法)。而我国证券市场由于起步较晚,机制尚不完善,被认为受市场信息影响较大,无法完全反映企业的绩效,因此国内学者在研究并购绩效时更倾向于采用会计分析法。本文采用会计指标法来研究企业的并购绩效。

一、样本选择:

  1. 选取2022年A股市场上并购成功的上市公司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公司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分析——基于沪深A股的实证研究

    [期刊论文] 岳上植;严鹏;任秋珍- 《财会通讯:上》2017年12期

    2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n corporateperformance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