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我国的金融改革中,利率市场化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国金融改革日趋完善所必经的过渡阶段。利率市场化其本质就是在均衡利率定价的这一过程中,定价主体由中央银行转移至市场的过程,这也代表着当下货币市场中的金融机构在经营融资活动时所需的利率水平。它能够促进经济市场发展,增强宏观金融调控能力;也是完善实体经济市场,健全金融机构运行制度的必要条件。其实从国际经验来看,如美国、日本,其商业银行体系都曾在利率市场改革之后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危机。这足以说明,利率市场化之后,会挤压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同时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均衡利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致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而根据到年的数据统计表明,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与其他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基本都在到之间。那么,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以后,商业银行面临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激烈的同业竞争极有可能导致利差逐渐收窄,而致使其盈利能力下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开始金融改革时间较晚,尤其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从2013年,央行下发通知决定全面开放贷款利率到2015年决定放宽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经营货币、进行资金的流通,这是它与普通企业的不同之处。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之一就是吸收存款,通过吸收定期存款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可用资金。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通过吸收存款,再向资金需求者发放贷款的方式实现资金的流通,履行资产转换的职能。然而存款利率限制的放开,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和营运能力受到限制,存贷利差的缩减降低了商业银行利润空间,利率风险进一步攀升。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分析了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以及影响。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不可缺少的单元,银行同业间的竞争会给市场带来不可估计的影响。本文选取16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对数据进行变量描述性统计后,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存贷利差的缩减会降低商业银行存款水平的结论。最后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研究
(1)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研究
自年以来,各国渐次地掀起了利率市场化的热潮,其理论基础由来已久,具体的发展阶段如下: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认真研究所选课题,写出具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的毕业论文。研究计划安排如下:
①2022年11月,与导师见面交流,确定论文题目。
②2022年11月下旬,与导师进行讨论,撰写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
[2]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10)
[3]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