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 over mpls网络的研究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2-09-18 17:18: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MPLS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路由交换技术,在以IPv4为基础的Internet网络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MPLS自身技术特点结合了二层交换和三层路由的L2/L3集成数据传输技术,不仅可以兼容第二层上的多种链路层技术,还可以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包括IPv4和IPv6)。使用MPLS的网络相对简化了网络层的复杂度,并且兼容现有的主流网络技术,降低网络升级的成本。

IPv6是网络层协议的下一代协议,它是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一套规范,是IPv4的升级版本。IPv6使用简化的报头格式,能够提供充足的地址空间,同时能保障网络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机制,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MPLS技术和IPv6技术相结合的应用也应运而生,目前将二者结合的主要应用是6PE和6VPE(即IPv6VPN),尤其是6PE在过渡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在目前IPv4的庞大网络里面,把IPv6孤岛连接起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数据层面的传递和转发;二、路由信息的传递。MPLSTunneling对数据的转发当然是通过LSP路径,所以它需要经过的节点支持MPLS;IPv6路由信息的交换由MPBGP来完成,所以在其它地方也称为BGP隧道技术(或6PE)

这里需要几个条件来满足Tunneling的要求:

两端的PE(ProvideEdge)支持v4/v6双栈协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这项技术旨在解决现存网络中存在的诸多与数据包转发有关的问题。IETF组织中的成员建立了一系列标准来规范市场,推进不同厂商、不同个体在标签交换领域的技术。在IETF文档IETF MPLS框架草案中包含了这项新技术的框架,以及对这项技术核心功能的描述,具体内容如下。

MPLS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对这项集标签交换转发功能和网络层路由功能于一身的底层技术制订规范。这一底层技术(标签交换)被人们寄予厚望,人们希望它能够提升网络层路由功能的价值和性能,提高网络层的可扩展性,并为(新型)路由服务提供强大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体现在,在添加新路由服务时不会改变现有的网络转发方式)。

MPLS架构描述了执行标签交换的机制,这一机制集二层交换数据包转发和三层路由转发两者的优势于一身。与二层网络(如帧中继或ATM)类似的是,MPLS也会为数据包分配标签,使其能够穿越基于数据包、或者基于信元(cell)的网络。这种在全网范围使用的转发机制是标签交换,在这种转发机制中,数据单元都会携带一个长度固定的简短标签,这个标签的作用是告诉转发路径上每一个转发节点要如何处理这个数据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通过GRE或IP-in-IP的隧道把独立开来的一个个v6网络连接起来,形成连通的整体网络。由于这些隧道是点到点之间的连接,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建立部分或者FULLMESH的连接关系。同时,GRE隧道支持的协议非常广泛,包括IPv4、IPv6、ISO和MPLS等。因此,可以在上面运行OSPF、ISIS路由协议,再结合MPLS及其相关的LDP、RSVP协议,便组成各种解决方案。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第二周:理解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课题背景、工作内容及要求等,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周---第四周:外文文献翻译。针对导师提供的一些指导性外文文献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翻译。并随着对ipv6网络的深入理解,制定初步的研究方案。

第五周---第六周:编写开题报告。理解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课题背景、工作内容及要求等,总结文献资料,思考课题的关键点和难点,改进方案。并完成开题报告的编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