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2008年全国稻作面积2924万hm2,占当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7.4%;产量1.919亿t,占粮食总产量的36.3%[1]。
目前,水稻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水稻产量的多少也是衡量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指标之一。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本研究以江苏省主栽品种扬稻6号和武运粳24号为实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的其他环境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设置不同光密度,比较不同的光密度对两种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影响的差异,探讨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使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高效形成适宜光密度,并分析不同光密度下的能耗指标,确定适宜两种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光密度,寻求具有合理能效比的人工光照栽培技术,为人工光水稻栽培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技术路线 试验设计 研究材料:籼稻品种扬稻6号和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 生长环境参数:光周期12 h/12h,昼/夜温度25 ℃-30℃/18℃-20℃,湿度705% 光密度:640 molm-2s-1和500 molm-2s-1 盆栽:桶的规格为口径34cm,底径20cm高30cm,每桶装土15kg,每处理扬稻6号和武运粳24号各15桶密度:每桶3穴,每穴2苗 肥料:基肥:尿素1.2857g,KH2PO41.7876g,KCl1.3857g 蘖肥:尿素1.2857g 测定项目及方法 秧苗移栽7d后开始测定各项指标 1.记录水稻各生育期长度(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收获日期)。
2.每个处理选5桶标记,每5天记录株高动态、叶龄动态、茎蘖动态。
3.水稻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各取2桶测定地上部生物量、叶面积、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通过人工气候室管理水稻生长的全过程,有效的避免了自然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实验所带来的各种影响,然后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性,人工栽培室里个各项指标的设置能够被我们准确有效的控制,严格控制水稻生长全过程各项环境因素.本实验主要研究的不同光密度对于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利用人工栽培室能够较好的控制光照.LED灯在栽培中的应用也是本实验的特色之处.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基本了解不同光密度对水稻各生育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适宜光密度。
2.基本了解不同光密度对水稻干物质量的积累以及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能满足水稻干物质量的积累和产量较好形成,所需具有合理能效比的适宜光密度。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