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厂房改造设计——主题酒店设计:心觅酒店空间设计开题报告

 2022-07-30 14:20: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由:当前许多建国初期建造厂房陆续进入老化期,又因工厂拆建费用高,而通过对这些旧厂房进行厂房改造加固手段以弥补旧厂房功能缺陷又可保证厂房结构的后续安全使用,因此,对旧工业厂房进行改造加固日益成为众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选择。大多数老旧厂区地段一流而且周边人流密集,特别适合以某种形式的商业形态展现出来。

而禅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超脱的禅文化内涵,对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的平面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服饰设计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实践意义:通过相关市场调查,目如今各种改造潮、民宿潮盛兴,人们更多的去选择入住一些特色酒店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于是那些承载无数记忆的老厂房经过改造被赋予新的生命。而将厂房改造成主题酒店不仅仅是迎合当今时代的热潮,更多的是将废弃的厂房更大功能的重新被使用,以酒店或者是其他的商业模式,从经济成本角度考量,城市版图在不断地扩大,那些曾经的旧工厂所占土地现今则是城市中心区域寸土寸金的资源。以上海为例,最初2005年的18个创意产业园中有16个是旧工厂改造项目,分布于静安区、卢湾区、黄埔区、长宁区等城市中心区域。因此,区位优势是其经济价值的首要体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设计内容包括:

  1. 人群定位:

    喜好轻松自然的休闲氛围,喜好私密和安全的消费空间。有一定经济水准,生活品质较高,讲求生活品位的商务人士及旅游客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案例

    (1)仓库酒店(WarehouseHotel)新加坡

    #129;简介:

    酒店由设计公司Asylum和Zarch联手打造,由新加坡河畔的一座旧香料仓库改造而成,工业风和中世纪复古范儿并存,堪称把混搭玩到了极致。这座建筑的原身是建于 1895 年的货仓,上世纪80年代曾是迪斯科舞厅。如今被新加坡知名餐饮集团 The Lo amp; Behold Group,来了一次改头换面的大换血,整座带山墙的联排建筑,被完整保留了下来。经白漆粉饰,温暖的灯光打上墙上,谁能看出来这里曾经一度是滋生秘密团体、地下交易与非法制酒的温床。

    酒店位于临近罗伯逊码头(Robertson Quay)的河岸边,是一组尖顶三门式建筑,在新加坡香料贸易的高峰时期曾经作为仓库来使用。而在如今的酒店内,裸露钢架的天花板、砖墙和中世纪风的家具这些带着历史印记的风物交织在一个空间内,碰撞出独特的雅致感觉。

    #8218;价值理念: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创造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工业一词。

    #402;风格设计:The Lo amp; Behold Group 的创始人黄鼎文(Wee TengWen)认为,这样一座拥有黑暗、叛逆历史的遗产建筑,周围的一切都改变了,却没有人改变它,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于是与 Asylum 合作,保留旧有建筑风貌的同时,融合了工业风和复古风,混搭出了舒适、典雅又别致的环境。

    (2)格瓦努斯酒店(Gowanus Inn and Yard)

    #129; 特色:单外观来看,格瓦努斯酒店(Gowanus Inn and Yard)与其他酒店相比,并非出类拔萃,在于其恰如其分地融入周围悠久历史的工厂、仓库大厦中,不显突兀。这主要得益于设计师保留了原始工业风外观,灰色砖型墙面,具有时代特征的crittal 窗户和蓝色大门上方的遮阳棚,而得以将酒店与周遭环境协调一致起来。

    #8218;风格:抽象自建筑轮廓的线型Logo,灰色混凝土墙面,极简的木质接待台和墙上简明的楼层指示牌,一进大厅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工业风。大堂休息区,部分朱红色和宝蓝色座椅与白色砖墙形成鲜明对比;其余沙发和扶手椅则选用了稳重的棕色,与铺设成人字形的大地色砖砌地板相统一。绿植盆栽点缀其间,也为室内空间增添了不少生气。

    案例总结

    仓库酒店(WarehouseHotel)新加坡:旧有的建筑痕迹被完整保存和修复,外墙雕花的线条和仓库名称都得到保留,在新加坡这样的旧货仓已很罕见。The Lo amp; Behold Group 还发挥了其在餐饮业的优势,与新加坡名厨刘伟仁(Willin Low)合作推出了酒店内部的餐厅Po,改造后的仓库保留了旧有的历史,又与新加坡这个现代城市完美融为一体。

    格瓦努斯酒店(Gowanus Innand Yard):该项目创意灵感来自美国写实主义画家罗伯特贝克特尔(Robert Bechtle)所创作的一幅表现20世纪50年代中产阶级家庭生活情境的绘画作品。这幅画像激发了设计师在当下环境复刻了经典美式生活空间,致敬自信与乐观,现世而热情美国精神。

    二、国内相关案例

    1)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

    ①简介:

    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位于广西省阳朔县漓江边一处山坳,该地区是喀斯特地貌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场地内自然景观丰富,并保留有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老糖厂和同时期用于蔗糖运输的工业桁架。为保护漓江生态环境,老糖厂在80年代被叫停,幸运的是其建筑被完整保留下来。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社会背景下,建筑团队将老糖厂视为一代人的生活记忆和情感载体,并将其定义为未来酒店建筑群落中的核心领袖。

    #8218;建筑设计:

    在场地布局设计上,标准客房楼体与别墅分别位于老糖厂两翼, 使得老糖厂和工业桁架在最终的布局中占据整个酒店建筑群的中心轴线位置。景观化的消防水池映射出老厂房的倒影,进一步强调出老糖厂的某种纪念性。在建筑材料方面,建筑师试图在寻找一种新与老之间的含蓄的连续性,而非简单的复制与模仿:采用了混凝土“回”字型砌块与当地石块的混砌方式,这种复合立面材料在材质肌理和垒砌逻辑上与老建筑的青砖保持一致,但当代的构造技术使其呈现出更为灵动、通透的视觉效果,同时提升了建筑的通风、采光性能。新建筑外形简单,尽量克制,以避免过于外显的表现力对老建筑造成的干扰。同时,新建体量被严格控制低于老厂房,并沿用老糖厂的坡屋顶形式与屋顶角度,继而使新、老建筑在同一个秩序中演进、更迭。

    (2)深圳回酒店

    #129;简介:

    深圳回酒店是由YAC与意大利LA PARGAY服装品牌共同打造的时尚精品酒店。设计师从LA PARGAY品牌纯粹的黑白风格中汲取灵感,在简约现代的空间中融入东方文化元素,打造出时尚雅致的酒店空间。酒店沿街面的几何体块凸窗形成错落有致的动感组合,内部以灰色为主调,通过中西组合的家具、陈设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巧妙装饰营造出意境式的空间形态,散发出宁静优雅的气质。

    #8218;设计理念:“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它的古文字形是一个水流回旋的漩涡状,寓意旋转、回归。《荀子》有云:水深而回。在中国人传统的人文情怀中,“回”也是人们内心最基本的渴求。无论出发多久,都希望能够到回家、回归最初的自我。所以酒店以“回”为名,并以“回”作为设计灵感,让都市生活回归原点,自然回归都市,爱回到家中,让一切感知在艺术空间中得以复苏。

    #402;风格:酒店整体设计以新东方文化元素为主,并通过中西组合的家具、陈设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巧妙装饰,呈现出静谧自然的中国东方美学气质。大堂设计中,整面绿色墙植与一字排开的鸟笼,让空间去繁为简,加上清脆悠扬的鸟叫,让人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感。酒店整体用色和谐统一,结合用心调试的每一束光源,让空间散发出宁静优雅的文化气质。

    案例总结:

    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糖舍本身有着旧厂房、工业元素,整体力量老的很雄厚。很需要在旧的空间里借当代性去碰撞出新对话,产生新能量。于是有了红大堂、金书吧、蓝酒吧,钢板锈色餐厅……每个空间里都有种强烈的颜色,将艺术性做到极致,与无法大改的老房子形成对抗、达到平衡,变出生机,将记忆海马体内部增益成长期且更加有趣的层面。

    回酒店:空间中随处可见的中式柜台、鸟笼、水缸、算盘、灯笼等极具代表性的新中式元素,将深沉、内敛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表现得淋淋尽致。“粤色”中餐厅设计得巧妙独到,天花使用木梁结构处理,极具岭南建筑特色。精心栽种的美人蕉与窗外水景结合,颇有“雨打芭蕉”的诗意。空间中一幅幅熟悉的场景,唤起每一位宾客内心对于“家”的眷恋。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时间是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大量查阅相关书籍,补充未掌握的相关知识。

    (2)方案阶段——时间是2022年12月-2022年1月。根据搜集的资料找到设计的切入点、确定方案的总体风格定位和设计理念,划分功能区,构筑平面方案。

    (3)初稿阶段——时间是2022年2月-2022年3月,确定平面方案,平面方案深化、考虑流线图、立面空间的设计。

    (4)深入阶段——时间是2022年4月,平面方案深化、完善立面方案、剖面方案、制作主要效果图。

    (5)完成阶段——时间是2022年4月-2022年5月,完善方案,检查图纸,进行最后的细节调整,准备答辩。

    5. 参考文献

    [1]王晓丹.谈“禅意”在现代设计中的回归[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2(11):37-39.

    [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 湖北美术出版社 . 2002

    [3] 张育英.禅与艺术[M].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2

    [4][美]萧甫斯坦等.禅与文化[M]. 北方文艺出版社 . 1988

    [5][日]原研哉.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1

    [6]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 人民出版社 .198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