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理由:
城市更新已经由概念走进了生活。其内涵是借助空间形态创新资源重构增强城市活力和竞争力,老城区的改造建设就是城市更新捷径通途。南京老城区正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城市更新能有效解决此类城市病,焕发城市活力,为创新名城建设打牢基础。充分发挥老城区高校众多、配套完善的区位优势,升级改造辖区未来城,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落地一批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进培育一批创新性企业,提升载体空间产出效益,持续优化区域创业创新环境。
南京卷烟厂现旧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杨将军巷及碑亭巷交汇处,厂内可供新开发利用土地较少,空间瓶颈突出,但存量载体富集,一大批老写字楼、办公楼、老厂区亟待“唤醒”。破解老城“空心化”,通过有机更“芯”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硅巷”复兴老城,也是实现老城原有肌理上的嵌入式发展,创新要在城市中心、城市为创业者服务,通过吸引人才回流,让老城焕发生机。焕“芯”成为探索老城更新、旧城创新的一条新路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设计内容:
对南京老烟厂整体更新改造,使之转型为设计创意园区,形成以工程设计为主体,创意设计和工业设计为两翼的现代设计产业集群体系。围绕设计产业的新社区、新业态,以跨学科视角、多角度切入,为城市提供更多丰富的融合性和多样性。在厂区规划上针对南京老烟厂建筑进行整体重新规划改造,提出设计创意园区的新概念,打造成建筑设计产业为主的设计产业园区,并植入其他配套功能,激活整体园区。在空间营造上利用当代设计手法,对室内室外空间以及景观设计进行突破,创造南京“新城”印象的创意空间。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现状: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再开发过程,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中的城市更新具有不同的动因机制、开发模式、权力关系,进而产生不同的经济、环境、社会效应。随着我国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原有的工业建筑所在地逐渐成为了城市中心,大量工厂停产并且搬迁到郊区,遗留下废弃的生产厂房和机械设备。对这些遗留下的工业建筑,首先能想到的做法就是拆除,从而引进“新建筑”,但这些建筑作为时代的见证,本身拥有比较完整的内部空间结构,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有很强的利用价值,只是这些价值被我们忽略了。
国内对其也开始积极的研究与实践并且也出现了不少的理论研究和成功的案例,例如:北京双安商场,北京大山子“798艺术中心”、上海“8号桥”、上海1933老场坊等。对于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价值并且发挥这些价值是他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解决再利用的首要途径。对于“内部空间适应性改造研究”是因为“空间”是建筑的核心,对于改造中建筑师一般都是保留其外立面,对内部空间进行改造,从而引入新的功能来实现再利用。这是一个比较小但很具体的问题。改造中并不是各个功能都可以融入新的空间当中,因此对于“适应性”无论是从适应功能还是适应当代时代要求和适应自然等方面都有了系统的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实施计划:
1.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对建筑空间设计的概念、主要功能、运营模式、发展现状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对现有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有关书面理论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对目前老烟厂的原始建筑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讨论。
5. 参考文献
[1].唐悦.既有工业建筑内部空间适应性改造研究[D]. 郑州大学2018
[2].戴高健.南京栖霞区旧工业厂房改造再利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
[3].产城.工业建筑的设计之美[J].2018(02):84-8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