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为1267㎞,海拔3.5~4.5米。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且该岛因为各种地理因素,面积每年增长约5㎞。2015年,政府提出紧紧围绕崇明生态岛建设总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森林公园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加快东平草堂精品酒店等项目建设。
东平草堂项目位于崇明中部,北临国家4A级旅游胜地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西邻徐根宝足球训练基地,占地面积480996平方米。该项目秉承中国古建筑风格,以高端现代化与家庭----相结合为设计理念,拟建成具有宋朝特有客房楼一栋,院墅客房楼9栋,商住楼两栋以及由柚木建造的包括中西餐厅,茶厅,戏台等。
东平草堂项目由九硕集团倾力打造,建筑造型按宋《营造法式》设计,以追求中国古建筑中所独有的意境及那份低调奢华的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廊腰缦回,曲径通幽,好一派画意诗情。当然,我们不止满足于外观,本酒店更致力于营造中国人最传统,最精粹,最典雅且富于魅力于生活方式,在呈现精美建筑的同时,更注重将中国人独到的居家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望竣工开业之时,能把这份心意传达给前来感受这一切的每一位宾客。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
窗体顶端
我国古典园林的成绩,世界瞩目。我们的景观设计也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并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在面对一个新的地域,一个即将等待被开发被利用的新环境,我想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在整个景观设计概念上要强调使用地域的整体设计观,这样的现代景观环境才不至于成为东拼西凑毫无内涵的杂乱无章之物。其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该地域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设计以及规划。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应只局限在当前的规划,服务于当代的社会,而应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并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长远的、尊重自然的、节约能源的、维护环境自身的、切实为人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存空间。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也随之加快。景观设计的发展也呈现出多个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景观设计的发展与商业社会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出现了一批以艺术为代号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另一方面,景观艺术设计中融入了更多的群众参与,以消费为特征的类似波普艺术的消费观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消费理念。关键词:景观设计 问题 人性化设计 在环境艺术设计上,室外景观设计思想纳入景观规划中,带来的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景观规划设计。追求艺术风格的个性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风景。如大到滨湖景观带,商业街,小到草坪美化,雕塑,座椅等。这些都说明景观文化正在走进人们的身边。人们在闲暇之余,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艺术的欣赏,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观赏中调节自身健康的同时为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城市文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室内景观设计也有了跨越性的变化。酒店文化,展示空间以及办公空间的发展也逐步向室内景观文化靠拢。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营造一个与自然相融合,又具有时代性的景观设计,既要充分考虑景观环境的属性,又要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人性化设计。这也正是现代居住环境人性化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国现代居住环境设计与建设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我国在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大自然的景观绮丽多彩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曾经主导我国景观发展的是内容丰富,超高艺术造型水平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这在世界园林发展中也是独树一帜的。但现今社会里,一些以利益关系为主的低水准景观设计层出不穷。例如,一些应付政府规定的条文,高绿地率成为一个重要点。再就是还有一些毫无内涵的低俗设计,打破了建造完美城市景观的初衷。这样就如何成就一个既符合现代感的景观设计,同时又能够吸取古典园林之精华,想要打造更加完美的景观设计,成为每一个设计师要面对的问题。 我国古典园林的成绩,世界瞩目。我们的景观设计也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并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然而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例如,环境保护问题、生态问题、功能利用问题等等。 在面对一个新的地域,一个即将等待被开发被利用的新环境,我想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在整个景观设计概念上要强调使用地域的整体设计观,这样的现代景观环境才不至于成为东拼西凑毫无内涵的杂乱无章之物。其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该地域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设计以及规划。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应只局限在当前的规划,服务于当代的社会,而应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并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长远的、尊重自然的、节约能源的、维护环境自身的、切实为人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存空间。 首先,设计概念的整体观。
现代景观设计中提出的人与自然的完整性,要创造的不仅是具有公众性的开放空间,同时也包括居住环境空间的私密性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景观建筑。它能够将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的景观环境联系在一起,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生活。 同时对于传统的景观设计理念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及发展,借鉴影视景观艺术的设计带来的视觉美感,运用特色元素来丰富景观设计。景观设计不仅需要从设计的风格、手法、形式方面追求完美,并且需要从景观的实质及内涵上把握得体。现代的景观设计更加注重的是景观本身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但是今年不少设计却往往只是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空间的共享,使人们最大限度的接触自然,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之情。能够在无形中减少了当今社会上班族的对于工作疲惫,并且促进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激发人们对于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其次,近些年来商业社会的迅猛发展,景观设计随之形成了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大多数存在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简直无视人们的需求,在此一批只顾眼前利益的开发商成为了主导者,同时一批景观设计师也成了附属。某些小区为了满足合格绿地率的要求,交通用地、停车场用地等被迫做到最低的用地指标,其中富于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用来满足绿地率的合格指标,并且被开发商作为优秀环境生存空间及高绿地率等等,用来拓宽自己的实力以达到其商业目的。然而所谓的绿地往往只是将苗圃简单地插上树,周边再用高绿篱围一围进而达到防护的目的,以其充做高级公寓等,再挂上优秀的代名词。这就是商业活动的本质。丧失了景观设计的初衷,不仅使长期居住者对景观的未来产生反感,并且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还降低了我国渊源历史的水准。然而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却能给人们生活起居带来正面影响。正如丹麦城市设计专家扬盖尔先生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提到在有人出入于城市功能的任何地方,或者在一幢建筑物内的功能得益于户外逗留条件的地方,建立起室内室外的良好联系,并在建筑物前设置良好的休息场所是理所当然的。在进行日常活动的地方为户外逗留创造这样一种广泛的机会,对于某一特定的功能,对于建筑群、邻里单位和城市中的户外生活都无疑是一种有价值的贡献。这段文字不也正是需要景观设计师本人有开阔的视野,要不断地学习,更多的关注景观设计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将设计融于社会中每一个存在的个体,同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结语: 在社会与人类文明的成果面前,留给景观设计师解决的问题已经不仅是规划和设计的问题,因为景观设计的全面性决定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自然辨证法,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完善本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对整个市场需求的把握,同时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景观的内在自然规律,实现质的飞跃,并且负责协调各种元素之间的彼此关系,加以整合完善,以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最佳平衡,使景观设计开发由传统迈向现代。
参考文献:
4. 研究方案
以两宋时期的文人画中所表现的意境及园林理水置石的手法,追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大夫生活环境。手法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致力打造现代文人雅士的集会场所,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坚持以中国元素为主调进行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一脉相承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西方文明以前是神本思想占主导,强调的是怎样从自然界获取。中国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西方文化中的西式元素如西洋绘画不一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中国画,讲究的是诗、书、画、印四者的结合,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少园林景观选择亭台建筑、山、石、水、天的组合搭配形成人工画卷,就是通过类比来造景体现了传统文化意蕴为追求的造物、造园设计方式,通过这些手段与方法,让中国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表达得淋漓尽致。
动静结合、承上启下、循序渐进渐人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的空间的局部,似乎是没有尽头的。
5. 工作计划
基础资料:
1).区域环境现状:目前建筑部分已完成及景观基地保留中。
2)通过浏览现场照片以及听取教师的讲解,对设计地块及其环境有较为直观的理解。把握场地的基本特征以及场地与周围区域的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结合现场照片与文字制作现状分析图。提出场地内需要保护利用的积极因素以及需要消除或减轻的消极因素,为下一步设计做好准备。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