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中国工笔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已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和美学价值的完整而独立的艺术体系。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工笔画中构图形式会影响到画面意境的传达。构图是绘画的组织方式,是表达绘画内容与审美意象的重要因素。大学四年以来,对中国画的认知与理解,促使我在选定内容上做出了更多的思考和研究。在与苏州风景的接触下,让我了解到了苏州园林等古建筑的美。作为一名外来籍的学生,从开始选择大学时对苏州的向往,到如今对苏州所熟悉。从石湖校区到江枫校区,从石湖风景到枫桥风景,以及拙政园的豪气和狮子林的怪石百态,丰富着我的大学生活。面对即将要毕业的自己,对苏州有太多的不舍之情,想把这些浓浓的情谊带入自己的画中,在绘画的过程中,再一次对苏州的美景从一个绘画者的角度去观察,去展现他的角角落落。大一在上方山脚石湖畔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地理位置,每天都会看到米勒大佛的背影以及听到上方塔的钟声,使人身心喜悦。对石湖最深刻的印象是那圆圆的落日挂在山腰时的景象,让人想起一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离别之感。大二的我们随着院系的搬迁,来到了那首“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美地。还记得小时候学这首诗的情景,对最后一句话情有独钟,姑苏城,这到底是一座什么城市呢?如此仙境的感觉。然而很幸运的是我们所在的校区就是古朴的江枫,比邻相望寒山寺。提起园林最钟爱的是拙政园和狮子林,拙政园来来回回去了好多次,最喜欢的是夏天被荷花盛满了的院子,秋日的残荷也别有一番风景。狮子林记忆最深刻的是像狮子的假山和层层叠叠的景色,仿佛像是无数只狮子在那里观赏这美景。于是乎,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完成我这次的作品。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这次创作《姑苏情》的主题主要是表现一名外来籍学生眼中的苏州,作品主要由四幅一尺二开的画组成,最直接的表现了作品的主要思想。四幅作品分别为苏州的春夏秋冬中不同的景色,景色取自大学不同校区以及周边的著名景点。每个景点都是一段记忆,更为直接的表现了我所要创作的工笔风景画。作品半写实的还原了景点原来的面貌又赋予一定的遐想,表达了我所见的苏州和我所想的苏州。材料主要是国画颜料和墨的运用,主要通过构图的趣味性、画面的形式感、造型的美感、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等手法来对作品语言进行深刻研究,最终达到想要的作品意境。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调查取材法:通过初步构思,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想法收集相关素材,拍摄照片,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筛选,最终选择符合主题的素材。
(2)探索分析法:分析一些优秀的中国画创作作品,确定自己的作品风格及构图形式。
4. 参考文献
[1]卢辅圣.《中国山水画通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16-17学年第一学期第16周前:下达任务书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