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从历史溯源上来看,苏绣是中国传统刺绣的一枝,又称丝绣,亦谓女红。
相传春秋时期吴越一带有断发文身,裸以为饰的风俗。
后来乡贤仲雍的孙女根据文身的图案,在衣服上行针穿刺,绣成五彩缤纷的图纹衣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 市场调研:主要调研镇湖绣品街,店面规模,经营类别,绣娘数目。
以及相关刺绣博物馆。
(2) 市场定位:分析行业内其他竞争品牌,包括经营模式,经营理念,产品优势。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类型苏绣产品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人群的气质特征。
(2) 文献法:通过电视,海报杂志,网络等研究什么类型的人出于何种需求选择哪些苏绣产品,以及他们在购买苏绣产品时最关注最在意的是什么?(3) 访谈法:主要采访一些苏绣大师和苏绣名家,如苏绣艺术大师朱寿珍。
通过采访,了解苏绣一人对苏绣的评价和分析,以及苏绣产品制作的程序步骤和经验技巧等,进一步深化对苏绣的认识。
4. 参考文献
[1] 曾迪来.现代包装设计[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2] 黄国松.色彩设计学[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3] 尹章伟.商品包装概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4] 骆光林.包装材料学[M]. 轻工业出版社,2006;[5] 魏洁.包装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 [美]卡尔弗著.吴雪杉 译.什么是包装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7] 刘春雷.包装材料与结构设计[M].印刷工业出版社,2009;[8] 陈黎敏、蔡惠平.包装纸盒创新设计及图集[M].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9] 曾景样、肖禾.包装设计研究[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0] 虞海良.新理念包装[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11] 沈卓娅.设计解码包装篇[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12] 陈海鱼.包装装潢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13] 张大鲁,吴钰.包装设计基础与创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14] 陈磊. 纸盒包装设计原理:创意与结构设计手册[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15] [美]卢克赫里奥特 著.朱婕 译 美国包装设计模板[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6] 朱和平.世界经典包装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7] 胡艳珍.中国包装设计新形象文化探究[Z].河南大学,2004; [18] 王德忠.包装计算机辅助设计[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19] 徐丽.现代包装设计视觉艺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20] 孙诚.纸包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第七学期1、第七学期第8周进行毕业创作动员报告会,辅导学生志愿选择指导教师,讲解毕业创作和文本撰写的选题范围和要求;2、第七学期第9周按照教师与学生双向志愿完成毕业分组。
3、第七学期第11周由指导老师负责辅导学生确定课题,11周(11月14日)前完成选题申报表填写并上报系部;4、选题申报表通过后 第11周(11月14日)指导老师向学生发放任务;5、第七学期第13-14周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撰写开题报告,第14周(12月5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并上交系部;6、第七学期第15-19周进入素材收集及构思和完成调研;(二)第八学期1、第八学期第12周进入正常的毕业设计创作,完成初稿(安排中期检查);2、第八学期第34周,包装主题图案设计;3、第八学期第56周,包装主题图案制作;4、第八学期第7周 深化创意辅导阶段;5、第八学期第9周,正稿完善与完成制作;6、第八学期第10周(5月8日前),完成正稿打印制作并布展;7、第八学期第1014周,完成策划书、设计说明文撰写;8、第八学期第16周毕业创作答辩(以学校统一时间为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