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7 09:12:2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经济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然而,环境的破坏也随之越来越严重,各种环境侵害事件也时有发生。令人无奈的是,这些环境问题都鲜有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究其原因,还是我国的环境诉讼制度没有完善,其最大的障碍来自于我国诉讼体系中#8220;直接利害关系原则#8221;对于原告主体资格的限制,许多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因此被拒之门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一章,公益诉讼的基本概念,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存在背景及其内涵;

第二章,分析我国环境原告主体资格制度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现有制度的缺陷和其成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也相应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调解这一类矛盾。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已经相对完善,但是效果甚微,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也难见成效。

许多国外发达国家都着力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美国更是走在前列,这些国家无一例外的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适用了扩张的标准。扩大原告主体资格的范围能够使更多的主体参与到环境公益诉讼中来,更加有效的保护公共环境权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主要是通过在图书馆查找相关的学位论文、期刊、文献,借鉴专家、学者的观点来引导自己的论文。还有通过数据服务平台查找相关的数据资料来充实自己的论文。

5. 参考文献

自然之友,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周枏.罗马法原论(下).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别涛.环境公益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