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言论自由的宪法界限与保护初探开题报告

 2022-07-29 14:25: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作为虚拟网络世界中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自媒体,又称#8220;公民媒体#8221;或#8220;个人媒体#8221;,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比如博客。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我国开始步入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的出现对实现宪法中的言论自由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言论表达平台,还提升了公民言论的地位,丰富了言论表达方式,促进了社会监督中公民监督作用的实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交网络的日益发展和通讯工具的普及升级,我国自媒体近年来的发展之快让人难以想象,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巩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博、微信,各大自媒体已渗透到经济运营、社会交往等各个领域,我国已经步入了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公民言论自由的更好实现,但是同时因为言论自由的使用不当所导致的社会治安管理纠纷,案例也频频爆出。

但自媒体的开放性、匿名性与虚拟性等特点使有效规制自媒体言论自由的难度增大,开始滥用网络技术的进步与信息传播的便利,在网上披露、宣扬他人的隐私,肆意攻击侵犯他人的权利,并且自媒体言论良莠不齐,很多未经甄别的内容或非理性行为挑战社会道德底线,自媒体言论侵权、自媒体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互联网对公民言论自由的促进。

相比传统媒体,互联网综合了当前所有传统媒介传播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技术优势,信息传播有了巨大的跨越,并且改变了人们传统表达信息的方式,实现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无障碍。

目前国外特别是传媒业发达的国家关于自媒体的相关课题处于积极的研究阶段,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文化研究教授雷姆#183;特纳提出过#8220;公民新闻#8221;的概念,提出,公民在博客兴起之后逐渐地在转化成为媒体新闻的生产者这一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自媒体不等于网络,仅仅是其平台下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

本文将以目前网络短视频,微博微信等热门自媒体平台为主要研究对象,寻找当下自媒体的热点新闻事件和论点,探讨自媒体言论自由在宪法学领域的相关问题。

论述我国自媒体言论自由的现状,剖析自媒体时代言论自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几个现实知名度比较高的实际案例,通过实际案例的比较和分析的方法,探索完善自媒体时代言论自由的具体措施,探究自由言论权利在自媒体平台的保护和规制,讨论其在宪法意义上的言论自由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自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的保障与规制探究 2016-04-032、论微博与宪法言论自由_王瑾3、论自媒体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 李莉 D922.162017-05-244、言论自由及其界限--张千帆教授谈毕福剑事件 2015-04-125、言论自由的界限与保护 殷献斌6、网络环境下言论自由及其界限的法理探究 贾卓威7、论自媒体时代的言论自由_陈丽莉8、我国自媒体时代与言论自由权益保障分析_刘传洋9、自媒体时代言论自由权利的法律规制_武文磊10、自媒体时代的言论自由权_王丽云11、言论自由刑法控制的正当性和原则_以自媒体为背景_包旭12、论自媒体时代的言论自由权_王雄13、论自媒体时代的言论自由_陈丽莉14、浅析自媒体时代的公众言论自由_王璐15、论自媒体时代言论自由的限制与保护_朱妍娜16、自媒体时代的言论自由问题研究 孟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