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236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共享经济模式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
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研究内容:本文分析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现状以及产生金融风险的成因,阐述现今共享经济下的监管模式并提出不足,最后对于共享经济模式的风险监管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一、导言: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共享经济模式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共享经济快速崛起的催化剂。
二、阐明共享经济模式的现状以及所面对的问题:共享经济参与者的权益不能完全保障,共享经济企业的恶性竞争,闲置资源和增量资源的失衡等。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国外研究现状: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
Russell Belk认为,分享经济和合作式消费改变了我们过去我们所拥有的才是我们的观念,而是一种你能使用的就是你的观念; Christopher Koopman认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接触到了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可以让消费者搜索到更多更好的商品,也降低了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促进了网上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Katie Finley认为共享经济有社会、经济和技术三大驱动力量; Lamberton(2012)认为共享经济是给予用户无须所有权就可享受产品的机会;Andruss(2015)认为共享经济是对充分利用之资产分享以获得货币或非货币益处的经济活动; 英特飞(In-terface) 的创始人雷德森(Ray Anderson) 认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巨大、富裕、普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运转机制--商业机制和工业化,但这对地球而言却是一个灾难。
因而要彻底改变开发、制造、废弃的生产模式,转为只要租赁,无需购买的消费模式。
4.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2017.10.25-2017.11.30 选题、开题、确定写作调研提纲,文献收集,整理分析 2017.12.1-2017.2.1实地调研、提交资料、整理分析2017.2.1-2017.3.18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2017.3.19-2017.4.30 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2017.5.1-2017.5.25提交论文定稿版,准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