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美国是世界最大发达国家经济体;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体,两国GDP之和占全球GDP总量近40%,两国证券市场对世界经济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退市机制运行是否顺畅是衡量证券市场成熟度的试金石,通过对比中美退市制度及实施效果,可以发现我国退市制度实施效果不佳,退市制度形同虚设。本文通过对比中美证券市场退市制度、实施效果及原因,希望能为中国退市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使我国的资本市场更加健康、高效地运行。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中美两国退市率比较分析,进而对中美两国退市效率有宏观上的直观感受。
二、中美两国退市标准比较分析,进而对中美两国退市要求有初步了解,并深入探讨研究这些要求形成的历史和原因。
三、中美两国退市流程比较分析,进而对中美两国退市制度有全面了解,探讨两种退市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沿革,深入分析两国退市制度上的差异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关中国退市制度的研究,从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刘纪鹏、蒲俊霖两位作者于2016年在《清华金融评论》上刊登的文章《完善退市制度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再到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张妍妍副教授于2018年10月在《经贸实践》上刊登的文章《中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特征探析》,近些年来中国“退市难”导致的许多公司抓住政策漏洞,“劣而不退”进而损害投资者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现象已经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和思考,并针对提出了一部分建设性意见。
有关美国退市制度的研究,来自College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Michigan-Dearborn的Kelly Cai; Heiwai Lee; Magali Valero三位学者的撰文《TheRoles of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Stock Price Performance of ForeignFirms in their Decision to Delist from U.S. Exchanges》从信息环境与外资企业股票价格角度来分析美国退市制度的影响因子;来自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Toronto;Johnson GraduateSchool of Management, Cornell University; Fisher College of Business, The OhioState University;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的学者Craig Doidge; G. Andrew Karolyi; Ren M. Stulz的撰文《The U.S. listing gap》分析了美国证券市场的高退市率和低上市率引发的“上市缺口”。
针对两国的退市制度比较的文献也十分丰富,如来自南京大学商学院和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彭博、陶仲羚两位学者的撰文《中美退市制度及实施效果比较研究》和西南财经大学刘硕学者的撰文《我国主板市场退市制度的缺陷与对策--基于中美退市制度及案例对比分析》等都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对中美退市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先通过WIND等数据库获得丰富的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获得对中美证券市场退市相关数据的直观感受,接着,通过知网搜集国内外与中美退市制度相关文献并仔细阅读,从而消化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新的、有价值的细分研究区域,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
5. 参考文献
[1]刘硕. 我国主板市场退市制度的缺陷与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16.
[2]彭博,陶仲羚.中美退市制度及实施效果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88-92.
[3]田欣冉. 中美退市制度及其比较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