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在我国经济持续走高、银行系统高速发展的情势下,我国信贷规模不断扩大。
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同时也为不良贷款的形成埋下了祸根。
商业银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核心,信贷一旦出现危机,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转也必定受到重大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内容:第一部分:概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历史及现状以及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第二部分:借助国内外的经典案例分析我国不良贷款的现状
第三部分:通过分析研究指出我国不良贷款的成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王思,2010年2月在《商场现代化》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中说,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2005年后纷纷在内控制度上改革,因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或者实施有效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方面任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原因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或者实施有效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等。陈金媛,2015年6月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研究》中,从宏观层面、银行经营层面及普及民生的房地产市场层面,深入剖析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源,找出影响我国不良贷款产生的相关因素。常瑜开,2019年5月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研究》中,从基于贷款集中度视角分析,客户贷款集中度、行业贷款集中度、资产规模对不良贷款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地区贷款集中度、GDP增长率则对不良贷款有反向的抑制作用。
Vicente Salas, Jesus Saurina ,2002年比较了西班牙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1985年至1997年期间问题贷款的决定因素,同时考虑了宏观经济和个别银行层面的变量。GDP增长率、企业历史负债、银行分支机构的快速扩张和市场力量是解释信贷风险的变量。G.jimenzeetal,2010年通过对西班牙银行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信贷条件宽松程度的变化也会引起不良贷款的变化,当信贷条件较为宽松时,授信评级把控不严,贷款审批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些实际信用等级不高的借款人也可以借到更高评级才可获得的借款额度,这自然会加大未来的违约风险。Petr Jakubik ,2015年利用一个新的面板数据集,研究了过去十年中75个国家的不良贷款(NPLs)的宏观经济决定因素。根据他的估计,实际GDP增长、股价、汇率和贷款利率对不良贷款率有显著影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课题主要从搜集国内外各大学者的研究资料,结合本国商业银行实际,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切入点来看,并结合前辈们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建议。撰写出开题报告、初稿等。并对此进行反复修改,最后对论文定稿,完成此篇论文。
5. 参考文献
[1]刘思远,贷款集中度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