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游资交易风格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29 11:22:3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游资,也就是热钱,是指为追求高额利润而在各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短期资产,它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倾向性明显的特征。

游资首先扰乱了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 因为游资的目的是逐利, 所以它根本不管它所攻击的行业如何发展, 根本不会考虑经济过热过冷以及造成的社会效应, 除了斩获高效回报外, 把一切乱摊子丢给当地政府与其他市场参与者。

同时游资又拥有潜在可利用性,有时游资也是平衡杠杆, 在产业发展初期, 或发展过程中遇到资金瓶颈约束, 游资可能会代替主流资金进入, 维持行业平衡发展, 游资本身不存在好坏, 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利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游资流入的规模、交易风格以及相应的监管措施,重点是游资在国内的交易风格与相应的监管措施,本文整个研究思路犹如对洪水的防控思路,首先,需要了解游资在中国境内的大致规模,以便我们准确、及时的进行预测,同时我们需要比较分析出最有效、精确的测量方法。

第二,我们需要了解游资在中国资本市场交易的风格,究竟国际游资和中国境内的游资是怎么的投资策略。

第三,我们要时时对游资产生的异常反应做出有效监管,避免游资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与#8220;游资#8221;流入相关的国外文献中,研究重点主要为以下两类:一类着眼于研究亚洲金融危机,侧重点在于危机前后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在跨境资本流入后宏观经济所受到的影响。

Kohli (2001)分析了90年代以来在印度资本项目逐步幵放的背景下,资本进入的 模式和趋势以及对关键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这一期间的资本流 入导致了真实汇率的升值和国内货币供给的增加,从而引发了国内消费投资 热潮,并且境外资本的流入与国内的股票价格、价格指数相互间是高度相关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进度安排:(1)2022年11月下旬,理解论文题目的内涵,初步拟订查阅文献的计划;(2)2022年12月上旬,查阅文献,写出开题报告;(3)2022年1月-2月,熟悉论文中涉及到的预备知识,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4)2022年2月-3月,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接受论文的中期检查;(5)2022年3月下旬,完成研究任务,做好论文的整理工作;(6)2022年4月,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指导周记。

(7)2022年5月,论文答辩准备,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R.Kohli,2001:#8220;Captial flows and their macroeconomic effects in India#8221;,IMF Working Pape,November,WP/01/192,ppl-36.[2]W. Jos Jansen,2003:'What Do Capital Inflows Do?Dissecting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Thailand,1980-1996',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5, pp 457-480.[3]Ashoka Mody, Antu Panini Murshid,2004:'Growing Up With Capital Flows', IMF Working Pape, February, WP/03/165, pp1-31.[4]Lucio Sarno, Mark P. Taylor,1999:'Hot money, accounting labels and thepermanence of capital flows to developingcountri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59, pp 337-364. [5]Hali Edison, Carmen M. Reinhart,2001:'Stopping hot mone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66, pp 533-553. [6]V. V. Chan, Patrick J. Kehoe,2003:'Hot Mone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59, pp337-364. [7]尹宇明、陶海波,2005:《热钱规模及其影响》,《财经科学》2005年第6期,pp131-137. [8]唐旭、梁猛,2007:《中国贸易顺差中是否有热钱,有多少》,《金融研究》2007年第9期,pp1-19.[9]张谊浩、沈晓华,2008:《人民币升值、股价上涨和热钱流人关系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8年第11期,pp87-98. [10]梅鹏军、裴平,2009:《外资潜入及其对中国股市的冲击:基于1994-2007年实际数据的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3期,pp76-81. [11]王世华、何帆,2007:《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现状、流动途径和影响因素》,《世界经济》2007年第7期,pp12-19. [12]张谊浩、裴平、方先明,2007:《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及其动机-基于利率、汇率和价格三重套利模型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9期,pp41-52. [13]冯彩,2008:《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基于1994-2007年的实证研究》,《财经科学》2008年第6期,pp32-39. [14]何泽荣、徐艳,2004:《论国际热钱》,《财经科学》2004年第2期,pp 23-27。

[15]胡祖六,2004:《资本流动、经济过热和中国名义汇率制度》,《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7期pp,16-20. [16]刘莉亚,2008:《境外#8220;热钱#8221;是否推动了股市、房市的上涨-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金融研究》2008年第10期,pp48-70. [19]王擎、张恒,2010:《国际热钱与我国股价的关系》,《财经科学》2010年第10期,pp41-47. [17]汪洋,2004:《1994年以来中国的资本流动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6期,pp67-73. [18]王琦,2006:《关于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计量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6期,pp64-69. [19]黄济生、罗海波,2008:《国际金融资本流动规模研究-中国案例》,《亚太经济》2008年第1期,pp29-3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