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梨炭疽病(Pear anthracnose)亦称苦腐病、晚腐病,是梨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近几年来,该病在黄河故道梨产区普遍发生,尤其砀山梨危害明显,病害流行年份病果达到70%以上。
梨炭疽病是由胶孢炭疽病菌(Collectrichum gloeosporioides)侵染引起的,其侵染策略为半活体营养型,侵入机制复杂。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利用PEG介导的方法建立胶孢炭疽病菌的遗传转化体系,筛选出稳定表达的转化子。
二、研究内容1、胶孢炭疽病菌对博莱霉素的敏感性测定2、胶孢炭疽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3、转化子的筛选及获得4、转化子的鉴定及遗传稳定性分析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胶孢炭疽菌的遗传转化体系,为研究胶孢炭疽菌致病相关基因的功能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为深入了解胶孢炭疽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1、胶孢炭疽病菌对博莱霉素的敏感性测定炭疽菌菌株II-17在PDA培养基培养5d后,沿菌落边缘用直径为5mm的打孔器打取菌丝块,转接到博莱霉素浓度分别为0,100,200,300,400和500μg/ml的PDA培养基上,置于28℃培养箱中生长5d,观察生长情况并测量菌落大小。
2、胶孢炭疽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用4ml CM液体培养基收集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约4106个,接种于100ml CM液体培养基中,28℃摇床150r/min培养24h,双层纱布过滤收集菌丝。
将幼嫩菌丝用0.7mol/l NaCl冲洗2次,置于20ml原生质体缓冲液中,30℃摇床70r/min酶解3h。
4. 研究创新点
成功建立胶孢炭疽病菌遗传转化体系,GFP荧光表达强而且可以稳定遗传。
GFP标记不仅可以示踪侵染过程,还可以检测侵染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为病原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8-2014.9炭疽病菌对博莱霉素的敏感性测定2014.9-2014.10炭疽病菌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2014.10-2014.11炭疽病菌转化子鉴定及荧光观察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