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在所有卫生害虫中, 蚊虫是传播疾病种类最多的一类昆虫。
研究数据表明, 经蚊虫传播的疾病包括疟疾、丝虫病、登革热、黄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达20多种[1]。
到目前为止防治蚊媒疾病的重要手段仍是使用化学杀虫剂,然而即使是低毒的化学杀虫剂也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伤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1)贵阳腐霉杀虫活性测定;2)贵阳腐霉荧光侵染观察。
研究内容:1)贵阳腐霉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的侵染实验;2)观察记录两种蚊的发病情况,发病情况分为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
根据本实验情况依次为死亡率、虫体大小、分级建立评价体系来分析结果;3)处理组和对照组虫子分别接到氨苄培养基待菌丝长出测量菌落大小,确定分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利用荧光蛋白(GFP)基因的特性,构建带有GFP质粒的贵阳腐霉菌。
经过筛选,选用稳定荧光菌株侵染蚊虫,通过荧光观察法检测研究贵阳腐霉的侵染过程。
技术路线:见附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有以下特色和创新之处:1)实验材料方面:本实验采用杀虫真菌贵阳腐霉,其优点在于灭蚊能力强、对环境适应范围广、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易于人工培养等。
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杀虫微生物。
2)本实验中利用了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通过转化构建GFP质粒,筛选得到表达该基因的贵阳腐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年9月-10月贵阳腐霉菌丝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幼虫的侵染和杀虫测定。
2014年11月-12月 绿色荧光蛋白贵阳腐霉的构建,通过荧光观察病原菌在昆虫体表的附着、菌丝穿透体壁以及菌丝从寄主体内长出等来研究贵阳腐霉的侵染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