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系列插画设计开题报告

 2022-07-30 14:19:4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绿野仙踪》是美国童话之父——莱曼弗兰克鲍姆在44岁时创作的奇幻童话故事,他以孩童般纯粹、天真以及充满想象力的思维创造了一个浪漫的梦境。这个童话故事就像我童年时光里璀璨的星星,无数个夜晚它陪伴着我入梦,我甚至期待着自己也能误入奥兹王国来一场奇妙之旅。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简单直白的语句,善恶清晰的角色关系,透过惊险曲折的幻想故事,赞扬善良勇敢的品质和友爱互助、为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以此来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同时又捍卫了童心。

我认为童话并不是哄骗儿童的故事,并非是要回避成年人的价值观,而是认清它,背离它。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我们有时候难以理解现实的艰难,却愿意理解童话的艰难,现实中多的是被击毁的人,他们屈服于考验,屈服于自身软弱。但是《绿野仙踪》中稻草人没有脑子却热衷于思考,胆小狮不会屈服于凶猛的怪物,铁皮人永远想着心爱的姑娘。想象力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它带给儿童美梦的同时也警示着所有人。我希望自己能够用插画的形式以其直观的形象性和美的感染力清晰直接地表达故事的真谛,设计出一系列奇妙又美好的冒险旅程,让每个人都可以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永远保持童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设计内容上以插画的形式来表现,将童话故事的情节通过自己原创的插画来表现其要传达的主题以及其教育意义。

在设计主题上初步想法是以主人公多萝茜在奥兹国的冒险旅程作为线索与途中结识的伙伴以及奇幻遭遇相结合并加以想象创作12幅插画设计。在插画题材的选择上会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使整组插画设计与故事相统一具有连贯性。

关键的问题在于目前对于插画新视角、新技法上的掌握不太深刻,没有办法确定是否能使童话中的人物情节和艺术完美结合,塑造出奇妙又具有吸引力的作品,以此来表达出我们渴望表达的思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中国现在的绘画插画中许多绘画风格以及人物形象缺乏原创性,较多都有着严重的模仿痕迹,许多中国的儿童绘本中,人物形象过于单一,故事也过于简单,叙事性较弱,缺乏趣味性与教育意义,同时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与审美。中国的设计师在创造插画时,缺少我们民族本身的特色,容易被日本文化风格所影响,思维模式禁锢,创造出的形象形似却不能够传神,没有良好地表达出作者本身想传递的想法。同时中国的插画设计缺少创新精神,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同时大众对于我国的插画设计缺乏包容心与群众支持。

从世界来看美国是插画市场非常发达的国家,一方面大量有关插画的书籍、杂志、报刊、贺卡等,另一方面插画在媒体上越来越常见,比如平面广告、海报、封面等,这些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另外,美国插画市场分类详细,每类都有其专业的插画设计家。整个市场十分的规范,特别是有关儿童故事绘本的插画设计竞争也是十分激烈,可见他们十分重视儿童阅读的成长教育,这点也是值得我们多多学习的。在亚洲,众所周知,日本的商业动漫庞大的市场和运作团队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的儿童插画设计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善于结合自身环境文化与流行文化,形成极具民族特色以及时尚艺术审美的作品,得到大多数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青睐。而在韩国,儿童插画设计师善于汲取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形成了温馨清新的风格,深受新一代年轻人的喜爱。我国的插画艺术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通过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插画艺术也能成为成熟的应用技术。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月:积累--收集有关童话插画的表现形式与设计语言形式,查找具有故事性、表现力强的优秀插画作品将其整理,对比创新突破。

2月:实践将《绿野仙踪》童话故事片段筛选确定,听取每个年龄阶段的人对于此故事中每个形象的感受与想法。搜集童话故事中每个形象的原有样子,对它们进行想象与思考。

3月:完善构思,对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创作,完成初步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插画艺术文化[M]. 彭澎.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绿野仙踪》:奇异的故事,生态的意识[J]. 倪云. 名作欣赏. 2011(27)

[3] 当代中国插画艺术的发展[J]. 韩雪. 人民论坛. 2015(3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