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毕淑敏曾谈到:“节令就是一种命令。”我们可在端阳看苇叶依依,在中秋品蟹赏月,在大雪纷飞时围炉煮上一壶醇厚的美酒。冬天的西红柿不会有骄阳的热情,而板栗也要在秋日才会格外甘美。然而生活在当下,人们忙碌而疲累。
冬至吃饺子,立春吃春卷,这些民俗让我们记忆深刻。但是,二十四节气的内涵远不止于此,所谓二十四节气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影响着一年四季气温与季候。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历法学家于是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另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白露、寒露、霜降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通过多种渠道,例如上网查阅,请教老师,课外调研等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同类主题的插画进行分析。
2、查阅资料,对不同节气深入研究它们的含义、意义以及最终设计的表达形式和表现手法。
3、初步进行草图绘制,草图围绕“周而复始”主题里需要表达的节气为主,将不同的节气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再设计,注重设计感和完整性。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对国内外的主题插画设计进行调研以及资料的搜集,取其精华,加以调整自己的设计想法,还有有关节气主题的资料,并且寻找差异,自我分析,最后确定设计的定位,进行设计整体风格的构想。方案确定后,运用Illuetration、Phoptoshop、等软件进行辅佐工作,完成设计。
研究步骤:
4. 参考文献
[1] 刘魁立.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期刊论文].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2);
[2] 沈善书.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3] 申赋渔.中国人的节气[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5. 工作计划
(一)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
[1]第2周进行毕业创作动员报告会,讲解毕业创作和文本撰写的选题范围和要求、根据选题方向分配指导教师完成毕设分组;
[2]第5周—第6周由指导老师负责辅导学生完成选题申报表填写、任务书下达;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