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不文明行为对员工反生行为的影响:情绪调节方式的调节效应开题报告

 2022-08-20 19:57:5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代社会工作的高效率和快节奏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压力,同时也使员工对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和谐的工作环境越来越被研究者和实践者所倡导。但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一些工作场所负面行为(如暴力、攻击、越轨行为等)收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些行为强度大,伤害意图明显,严重影响了工作场所的人际环境。 而且,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一些表现方式相对#8220;温和#8221;的方式(不文明行为)也在不断侵蚀工作环境,却一直为人们所忽视。

因此,在中国组织情境下关注不文明行为同样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研究意义。本文将从同事不文明行为入手,深入研究其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情绪调节方式的效应,并进行相对系统的梳理,提出假设,完成研究展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即将具体论述不文明行为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中情绪调节方式的效应如何。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同事不文明行为是否对员工反生产行为有影响

2、认知重评是否在同事不文明行为和员工反生产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同事不文明行为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直到最近五年多才被更多的学者所关注,相关国外研究数量不多,国内研究更是罕见。因此,无论是在方法还是论证内容上,同事不文明行为的影响研究都重要意义的。

根据数据和现象调查证明:遭受同事不文明行为的员工容易感到气愤、失望、被孤立,会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产生持续性的负面影响。Pearson 等(2000)的调查表明, 遭遇不文明行为后, 三分之一以上的员工会降低情感承诺,四分之一以上的员工会故意减少工作投入。因此我们假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15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0日 确定论文总体研究方案。

2015年12月11日--2015年12月31日选择研究工具并确定研究样本的选择范围(或确定案例企业)。

2016年1月1日--2016年3月30日实地调研,收集数据、问卷和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黄敏儿, 郭德俊. 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发展趋势[J]. 应用心理学, 2005, 第2期(2):17-22.

2. 李梅, 卢家楣. 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J]. 心理学报, 2005, 37(04):517-523.

3. 刘玉新, 张建卫, 彭凯平. 职场欺负、人际冲突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情绪智力的调节效应[J]. 预测, 2012, 31(05):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