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稻米是我国膳食中最主要的主食,据统计,全国65%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85%以上的稻米是作为口粮消费。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全球大米第一产量和消费大国,稻谷的供给稳定、价格稳定是国家稳定的的根本前提,稻谷在收割后除了当年生产加工、直接提供给消费者食用、饲料、工业、种用、损耗和出口外,大部分需要稻谷形式存储起来以实现粮食的持续供应。
稻谷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有机体,储藏期间新陈代谢仍在进行,在微生物、酶、底物共同存在的条件下,不断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使稻谷发芽、霉烂、诱发害虫和微生物的繁殖,从而造成极大的损失。稻谷属于不耐储藏的品种,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出现色泽暗化,营养成分降低,发生霉变与虫害,一般储备轮换年限是3年,而我国稻谷主产区和储备区大部分分布在长江以南,气候特点是冬季短,夏季长且酷暑, 终年高湿, 适宜微生物及害虫的生长繁殖, 粮食品质极易发生劣变,对储粮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因而稻谷的储藏保鲜是保粮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的追求不仅仅局限在数量上,而是迫切地需要品质好,质量高的大米。水稻按稻谷类型可分为籼稻和粳稻,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860~3000万hm2,其中粳稻为730万hm2,约占总面积的25%,粳稻品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江淮中下游及云贵高原部分高海拔地区,适应于气候暖和的温带和热带高地气候,尽管粳米价格稍高,但以其口感好、饭味香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南方市场份额。在北方和沿海大中型城市,梗米受欢迎程度和市场前景远大于籼米。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对南京粮食直属库2017年11月初入库的37、38号试验仓及40号对照仓进行储藏晚期(2019年3月-2019年9月)优质粳稻品质及微生物变化规律研究
2.比较分析试验仓与对照仓控温储粮实际效果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江苏是全国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粳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 200 万 hm2 以上,加快发展江苏优质粳稻生产和储藏工艺有着重要意义。(乔琳2016)研究了粳稻谷储藏期间品质指标及稻谷糙米大米中主要挥发性成分,(张玉荣等2012)研究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对稻谷的干燥特性和其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稻谷的平均降水速率越大,且真空干燥平均最大降水速率大于热风干燥平均最大降水速率,(曹俊等2016)研究低温(10 ℃左右波动)、中温(20 ℃左右波动)和高温(30 ℃左右波动)动态储运条件下稻谷的糊化特性、表面颜色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情况,为稻谷动态储运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目前,国内外关于稻谷储藏品质指标的研究较多,如(周显青等2008)对国内不同储藏区域、储藏年限的稻谷样品的电导率(ECR)、丙二醛含(MDAC)、脂肪酸值(FAV)、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对储藏稻谷品质指标变化及差异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刘慧等2019)以在高大平房仓中安全水分的储藏稻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储藏0~5年稻谷中微生物数量、色度、脂肪酸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稻谷酶活的变化,探究储藏时间对稻谷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水分和脂肪酸值是反映储藏稻谷品质变化的灵敏指标;(Nishiba2000)用薄层色谱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稻米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研究了稻米储藏期间脂肪酸值的变化;(杨健等2013)研究了不同水分的稻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充氮气调方式对稻谷脂肪酸值的影响;(蒋晓杰2018)指出稻谷在储藏过程中,由于稻谷全仓或局部粮温升高,从而使稻谷颗粒内部脂肪发生酸败,脂肪酸值升高。
国内外对稻谷储藏过程中微生物的活动做了许多研究,郭钦等2006)研究了粮堆不同部位微生物活动的特性,结果表明稻谷粮堆四周靠墙处和冬季粮堆中层、夏季粮堆下层都是微生物容易生长活动的部位;(张瑞2012)作了不同温度下储藏稻谷品质与微生物相关性分析,指出25℃储藏稻谷水分含量、出糙率、发芽率与细菌量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与细菌量相关性为极显著正相关,储藏稻谷脂肪酸值与霉菌量显著负相关,出糙率与霉菌量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和发芽率与霉菌量相关性为极显著正相关。(何荣等2019)研究了不同微生物对稻谷结块的影响,并系统地测定和分析了稻谷结块前后品质指标的变化;(田海娟2006 )对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储藏的稻谷进行微生物活动和品质检测;Ayerst和Magan等研究了温、湿度对储粮真菌孢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 并明确了一些储粮真菌孢子萌发所需的最低相对湿度。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2022年1月: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课题的可行性以及意义,确定课题研究计划,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1月-2022年2月:研究稻谷储藏过程中理化品质的变化规律,完成稻谷水分和脂肪酸的测定工作。
2022年2月-2022年3月:研究稻谷储藏过程中微生物活动规律,完成稻谷细菌和霉菌的测定工作。
5. 参考文献
[1]谢宏. 稻米储藏陈化作用机理及调控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7. |
[2]刘晓莉,陈超,单晓雪. 储藏稻谷品质变化研究进展[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8,34(06):31-33. |
[3]王娜. 储藏条件对稻谷陈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
[4] 蔡雪梅. 不同干燥方式对稻谷品质及储藏性能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3. |
[5] 袁芳芳. 稻谷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分析与控制[J]. 粮食加工,2014,39(03):74-76. |
[6] 薛飞,渠琛玲,王若兰,李慧. 稻谷储藏过程中发热霉变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12):338-341. |
[7] 王明洁,邱伟芬,周建新,孙明. 江苏储粮气候区划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5(01):7-10. |
[8] 孙阳. 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引种湖北的农艺性状评估[D].华中农业大学,2014. |
[9李金州. 不同地域优质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评价[D].南京农业学,2009. |
[10]胡寰翀.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品质变化规律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 |
[11]张美玲. 稻谷储藏品质变化规律与其挥发性物质挥发规律相关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 |
[12]许明. 新形势下加快江苏粳稻优质化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82-85. |
[13]乔琳. 粳稻谷储藏期间品质指标及稻谷糙米大米中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 |
14]张玉荣,刘诺阳,周显青. 稻谷热风与真空干燥特性及其加工品质的对比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2(04):5-9. |
[15]曹俊,蒋伟鑫,刘欣,陈文若,戴炳业,董文,陈银基. 温度动态变化对不同水分含量稻谷主要品质变化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6,37(17):76-83. |
[16]周显青,张玉荣. 储藏稻谷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差异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2):238-242. |
[17]刘慧,周建新,方勇,高瑀珑,邱伟芬.稻谷储藏过程中微生物及品质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1-6. |
[18] Nishiba Y, sato T, Suda I. convenient method to determine free fatty acid of rice using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flame-ionization detection systems [j]. Cereal Chemistry, 77(2):223-229, 2000. |
[19]杨健,黎万武,周浩,吴芳,严晓平,冯永建,盛强,邓庆. 不同温度条件下氮气气调储粮对稻谷脂肪酸值的影响[J]. 粮食储藏,2013,42(03):35-39 53. |
[20]蒋晓杰. 红外光谱法检测稻谷脂肪酸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8. |
[21]郭钦,蔡静平,刘爱兰,胡景芳. 粮堆不同部位微生物活动的差异性研究[J]. 粮油加工,2006(07):65-68. |
[22]张瑞. 温度和臭氧对储藏稻谷品质和微生物量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 |
[23]何荣,章铖,陈尚兵,汪静,邹昱成,邢常瑞,袁建,鞠兴荣. 微生物对储藏稻谷结块及品质影响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19,34(05):107-115. |
[24]田海娟,蔡静平,黄淑霞,刘晓莉. 稻谷储藏中温湿度变化与微生物活动相关性的研究[J]. 粮食储藏,2006(04):40-42. |
[25] Ayerst G. The effects of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on growth and spore germination in some fungi[J] .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 1969, 1:127 -141. |
[26] Magan N, Lacey J.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pH on water relations of field and storage fungi[J] .Transactions of the British Mycological Society,1984,82:71-81.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