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收获小麦真菌毒素的调查开题报告

 2022-08-03 11:10: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国,其谷物产量位居世界各国之首,明确真菌毒素污染特征和谷物产品中的风险隐患,对于加强其精准监管和科学防治,促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发展的协调,保障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小麦作为我国重要谷物之一,进一步加强对其中真菌毒素的监测力度,建立更加全面的真菌毒素筛查方法及真菌毒素防控标准化体系,对明确小麦质量和安全性的隐患,有效缓解小麦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有重要意义,有望对我国小麦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有所帮助。

真菌毒素污染控制是当今的紧迫任务,而真菌毒素检测是防治真菌污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对江苏省小麦的污染情况检测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本研究收集了2019年江苏省小麦样本,拟通过对前处理等检测方法的优化并对样本进行毒素进行检测,分析江苏省小麦的污染情况,以期了解我省小麦的安全形势,做好小麦污染预警工作,并做好技术上的准备,为生产和市场监管以及健康风险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禾谷镰刀菌在自然条件下的产毒影响因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真菌毒素是在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真菌生长和繁殖期间产生的二次代谢有毒产物[1],摄入后人和动物会产生毒性反应,也称为霉菌毒素。它是由于农作物在生长,收获,储存等过程中受到病原菌感染而引起产毒真菌在腐烂部位生长和繁殖[2]。真菌毒素的种类很多,目前小麦的监测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黄曲霉毒素B1上。

真菌毒素有高效性,较低毒素浓度(μg/kg)即会引起明显的毒性。其中,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农作物和饲料中,主要损害肝脏功能,并具有很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可引起肝癌、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稳定性高,小分子化合物非常稳定,可耐高温。

真菌毒素具有富集性,它的抗化学生物制剂和物理灭活作用帮助它在生物链中不断传播、富集。原来残留在土壤中的真菌毒素被后来生长的谷物吸收,引起更多的真菌毒素污染及感染问题。此外,真菌毒素的特异性和分子结构不同,其毒性也有很大差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24- 2022.12.3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22.01.01- 2022.01.15 拟定试验方案;

2022.02.22- 2022.02.29 准备实验材料、仪器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BHATR,RAI R V,KARIM A A.Mycotoxinsin food and feed: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concerns[J].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Safety,2010,9(1):57-81

[2]肖妙,李云,王永强,李瑞娟,梁思嘉,梁娜.我国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现状及检测[J].养殖与饲料,2019(11):63-65.

[3]常见真菌毒素的解读及其检测方案[J].食品安全导刊,2019(19):40-4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