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3月13日发布的《中国家庭普惠金融的测度、比较及影响》报告,2017年中国家庭普惠金融总指数平均为0.575,家庭普惠金融发展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从需求层面看,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险发展成效显著,银行账户和数字金融服务还有较大推广空间,家庭正规信贷市场参与度较低,金融服务质量提升任重道远。从供给层面看,社区金融基础设施覆盖处于中等水平,需要重视提高金融服务可及性。农户、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老年家庭、夹心层家庭,普惠金融水平明显较低。国际比较显示,中国普惠金融发展领先于金砖国家,但是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020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在举国之力如期完成全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将着眼点置于贫困人口脱贫之后的返贫问题。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纳入贫困脆弱性测度体系的数字金融对于缓解家庭贫困的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据已有的中国家庭追踪和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的相关数据,结合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状况,运用相关统计模型,从贫困脆弱性视角研究数字金融对中国各类型家庭收入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数字金融的具体实践情况,分析数字金融对于家庭脱贫问题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数字金融的减贫效应基本达成一致观点,即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贫困,但由于数字金融是一种新兴概念,对于数字金融的研究尚未完善,且目前对于数字金融减贫效应的研究多立足于宏观视角,以分析数字金融对不同地区的异质性分析、边际效应等分析作为切入点,缺乏微观视角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将从贫困脆弱性视角出发,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相关数据为基础,立足于数字普惠金对贫困的多维影响进行分析,完善对于数字金融减贫效应的微观研究。
郭熙保(2016)采用Alkireamp;Foster(2011)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和Foster(2009)的持续时间分析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与平均贫困持续时间指数,以CHNS数据为样本从动态和静态双重视角分析了我国长期多维贫困程度,发现农村家庭长期多维贫困发生率更高,但随着贫困持续时间的延长,城乡贫困家庭的平均被剥夺深度出现逆转,城市贫困家庭程度相对于农村更为严重。李牧辰,封思贤(2020)对数字普惠金融进行定义,指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两条路径:一是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即数字技术的使用为传统普惠金融带来了发展空间,形成了作用更大的数字普惠金融,二是数字金融的普惠性,即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内生于数字技术,同时数字技术也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并通过技术手段汇聚碎片化信息,构建全面的信用体系,根据客户差异提欧共精准的金融服务,合理控制风险,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增强了普惠金融经营的可持续性。并从文献综述的视角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理等方面的限制,转变了城乡二元金融结构,降低了传统普惠金融在融资方面的成本,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可能。在数字普惠金融具有促进居民消费、增加就业机会、缓解信贷约束、改善人力资本功能的同时也受多种因素制约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如数字普惠金融呈现空间集聚效应导致的区域差异和非理性地域歧视和对传统金融路径依赖,不适配实体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发展导致的门槛效应和金融排斥使得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数字的接入鸿沟和数字上的贫困引发的数字排斥导致贫困群体无法跨越数字鸿沟等。此外数字金融的发展也带来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长尾风险和行为异化导致的投机和金融政策偏离目标、结构扭曲等现象。
王志涛、徐兵霞(2020)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研究金融扶贫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发现金融扶贫可通过降低贫困脆弱性的方式对扶贫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而王刚贞,谢露露(2020)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总效应中,绝大部分来自于直接作用,且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减缓贫困的间接效应远大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间接效应。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2022.12.31 进行选题和开题报告的撰写、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
2022.1.1-2022.1.18相关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2022.1.19-2022.3.19 撰写并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郭熙保,周强.长期多维贫困、不平等与致贫因素[J].经济研究,2016,51(06):143-156.
[2]王志涛,徐兵霞.金融扶贫降低了贫困脆弱性吗?——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J].金融与经济,2020(09):44-50.
[3]王刚贞,谢露露.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的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9(01):1-1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